供热系统中的电气运行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2 00:51:07
/ 1

供热系统中的电气运行优化策略

王洪源

天津泰达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供热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电气运行作为供热系统的关键环节,其优化策略对于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供热系统电气运行的现状出发,探讨电气运行优化的策略,以期为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供热系统;电气运行;优化策略

1引言

供热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保护。电气运行作为供热系统的核心环节,其优化不仅能够提高供热效率,还能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因此,对供热系统电气运行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2供热系统电气运行现状分析

2.1电气设备老化严重

目前,部分供热系统的电气设备存在老化严重的问题。这些老化的电气设备不仅运行效率低下,而且能耗较高,给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老化的电气设备还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

2.2电气控制系统落后

电气控制系统是供热系统电气运行的关键部分。然而,目前部分供热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算法。这导致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准确、及时地调整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影响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率。

2.3能耗监测与管理不足

能耗监测与管理是供热系统电气运行优化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部分供热系统在能耗监测与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能耗监测体系和管理制度,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能耗过高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还加剧了能源的浪费。

3供热系统电气运行优化策略

3.1更新电气设备

针对电气设备老化问题,积极更新设备至关重要。通过引入先进的电气设备和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在更新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高效节能的设备,如高效电动机和变压器,这些设备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还能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此外,电气设备的选型也极为关键,必须确保所选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同时,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如定期检查、清洁和润滑,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从而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

3.2优化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的优化对于提升供热系统电气运行效率至关重要。为达成此目标,应引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算法,如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以增强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力。这些技术不仅能使系统更加精准地响应各种工况,还能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同时,构建一个全面的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对于电气控制系统的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实时监测和管理,能够迅速发现并解决系统运行中的潜在问题,确保系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此外,在优化过程中,不能忽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和建立故障预警机制,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故障的概率和影响,从而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供热效率和质量,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舒适的供热服务。

3.3加强能耗监测与管理

能耗监测与管理在供热系统电气运行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精准把控供热系统的能耗情况,建立一套健全且高效的能耗监测体系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该体系的核心在于实时监测供热系统电气运行的能耗数据。通过运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高精度仪器,能够确保收集到的数据既准确又可靠,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细致分析,旨在揭示能耗变化的内在规律,及时发现并解决能耗过高的问题,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除了技术手段的革新,科学的能耗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同样不可或缺。制定一套严格的能耗管理流程和考核体系,确保每个环节的能耗都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定期考核和评估,能够不断激发员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推动整个供热系统向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能耗监测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将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融入能够实现对供热系统电气运行的全面、实时、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3.4适度扩大供热规模

通过整合供热资源,减少分散的小型锅炉房,适当扩大供热系统规模,可以显著提升锅炉效率。这不仅有助于优化供热效果,还能大幅减少能源浪费。运行负荷率作为衡量锅炉实际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其优化对于提高整体供热性能至关重要。在扩大供热规模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供热管网的设计与运行优化。先进的管网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将显著提高管网的保温性能和热输送效率,从而降低热损失。这不仅可以提升供热质量,还能进一步节约能源。此外,管网的维护和保养同样不容忽视。定期的检查、清洁和维修工作,能够确保管网长期稳定运行,避免因管网故障导致的供热中断或效率下降。

3.5优化运行制度

为了确保采暖锅炉的高效连续运行,避免不必要的燃料浪费,对运行制度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当室外温度降至采暖设计标准时,锅炉应依据设计要求保持昼夜不间断运行,以此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进而提升供暖品质并降低初期投资和日常能耗。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建筑,间歇供热模式或许更为适宜,能够根据实际的热量需求灵活调整,避免能源的过度消耗。此外,提升供热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是优化运行制度的关键一环。通过集成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装备,能够实现对供热网络的远程监控与智能调节。这不仅大幅削减了人工操作的频次与风险,还显著增强了供热系统的运行效能与稳定性,确保了供暖服务的持续与可靠。

3.6提升供热管网热输送效率

供热管道及其附件的保温结构对于减少热量损失、提升热输送效率至关重要。在材料选择上,应倾向于使用吸湿性较小的憎水型水泥膨胀珍珠岩管壳和具备良好防水性能的岩棉管壳。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冷空气,减少热量向环境的散失,还能确保管道内部热量的高效传输。此外,保持外保护层的完好无损同样关键。一个完整且坚固的外保护层能够防止雨水、雪水等渗入保温层,从而维持保温结构的长期有效性。为了确保管网的高效、稳定运行,定期的巡视和检查工作必不可少。通过对供热管网的细致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如保温层破损、管道泄漏等。同时,加强对管网的维护和保养也是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输送效率的重要手段。

3.7减少采暖设备能耗

采暖循环水泵作为集中采暖供热系统的核心动力源,其能耗管理至关重要。在设计阶段,需确保循环水泵的装机功率与供热系统实际输送的显热量相匹配,避免过度装机导致的能源浪费。对于现有装备水平过高的采暖建筑,实施局部节能改造是有效途径。例如,增设室温自力式节流装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室内供暖量,进而降低能耗。此外,尽管节能设计标准已大幅降低房间采暖负荷,但管道散热等因素仍不容忽视。在建筑物管网入口处部署高性能调节装置,能够根据实时供暖需求灵活调整管网流量,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非尖峰负荷时段,循环水泵的节能潜力巨大。利用变频器等先进设备调节水泵转速,实现流量的精准控制,不仅有助于维持系统稳定运行,还能显著降低能耗,促进供热系统的绿色、高效运行。

4结语

本文通过对供热系统电气运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针对设备老化、控制系统落后及能耗管理不足等问题的优化策略。实施这些策略可显著提升电气运行效率和能耗水平,助力节能减排。未来,供热系统电气运行优化将更侧重于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发展。为此,需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升运行人员专业素质,确保能有效应用先进技术。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供热系统电气运行优化的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其广泛开展。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供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晓源,刘一氚,种道坤等.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策略研究[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3,51(09):48-54.

[2]荆强.基于TRNSYS的校园供热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3]牛凡.校园供热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