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目标下的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29 23:07:56
/ 1

绿色建筑目标下的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董盼娣

天津房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绿色建筑在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提升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全过程造价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绿色建筑目标下的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创新来有效控制造价,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

1引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材料选择、设计理念、施工工艺等方面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这导致其造价构成和管理方式也更为复杂。因此,对绿色建筑目标下的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建筑全过程造价概述

绿色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涵盖了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涉及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管理费用等多个方面。在绿色建筑项目中,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其造价构成往往比传统建筑更为复杂。同时,绿色建筑对室内环境质量、能效水平等方面有更高要求,这也增加了其造价管理的难度。

3绿色建筑目标下的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3.1项目决策阶段

绿色建筑的标准选择、项目定位与规模对其造价具有深远影响。在绿色建筑标准方面,根据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性能,绿色建筑被划分为一星、二星、三星等不同等级。三星级绿色建筑因在各方面技术要求更高,需采用更高效的节能设备、环保材料和先进施工工艺,其造价自然高于一星级和二星级。这种技术要求的提升直接反映了造价的显著差异。而在项目定位与规模上,高端市场定位的绿色建筑,如高端商业建筑、高档住宅,对室内环境质量和能效水平有更高要求。这往往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昂贵的材料,从而推高了造价。相反,大规模绿色建筑项目在材料采购和施工管理上能发挥规模效应,单位面积造价可能较低。但小规模项目由于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单位面积造价可能会上升。

3.2设计阶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案及材料选用与构造做法均对造价产生重要影响。在设计理念上,绿色建筑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要求设计师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形等资源条件,采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自然通风等策略来降低能耗。这些先进的设计策略往往需要更精密的计算和更复杂的技术支持,从而增加了建筑造价。在材料选用方面,绿色建筑更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耐久性和可再生性。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墙体材料、环保涂料等绿色建材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其价格通常高于传统建材。此外,为了确保建筑的热工性能、隔声性能等满足绿色建筑的标准,构造做法也需要更加复杂和精细。这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也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成本。

3.3施工阶段

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以及设备配置与安装调试,均对造价产生显著影响。在施工工艺方面,为了确保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墙体保温施工为例,需选用高效保温材料,并结合先进的施工技术,这无疑增加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进而提升了造价。同时,绿色建筑对设备配置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满足节能、节水、节材等绿色标准,必须配置更高效、更环保的设备,如高效节能空调、地源热泵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这些设备的价格通常高于传统设备,且其安装调试过程也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节能。

3.4运营维护阶段

绿色建筑在运营维护阶段面临着能效管理与设备更新改造的双重挑战,这直接影响了其造价。在能效管理方面,为了保持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性能,必须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对各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如照明、空调、电梯等,同时加强对外墙保温、门窗密封等构造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升了运营维护的成本。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绿色建筑中的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造。比如,空调设备可能需要升级为更高效节能的型号,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也可能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效率。这些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同样会增加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

4绿色建筑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策略与建议

4.1加强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科学选择标准和合理确定项目定位与规模是关键。建设单位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科学选择绿色建筑标准。对于定位在高端市场的商业建筑、高档住宅等项目,追求更高的绿色建筑等级能够提升项目品质,满足市场对高能效、环保建筑的需求。而对于普通住宅、办公楼等中低端市场定位的项目,选择较低等级的绿色建筑标准则可以在保证一定环保性能的同时,有效控制造价,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项目的定位与规模也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来合理确定。大规模绿色建筑项目可以通过集中采购、规模化施工等方式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单位面积造价。而小规模项目则需要更加注重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精细化管理来降低造价,确保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4.2优化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案以及合理选择材料与构造做法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单位应充分发挥创意,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和资源特点,创新性地提出降低建筑能耗和造价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自然通风和采光等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对主动式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模块化设计和预制构件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进而降低造价。在材料选择和构造做法上,设计单位也应秉持经济实用的原则。通过市场调研,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绿色建筑材料,既满足环保要求,又控制成本。此外,简化构造做法,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工艺,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从而降低整体造价。

4.3强化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绿色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提升施工效率并降低造价,施工单位应积极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通过采用高效保温材料的机械化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施工速度,还能有效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同时,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能够显著提升能效水平,降低能耗成本,使绿色建筑更加环保经济。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加强设备配置与安装调试的管理。在设备配置阶段,应对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性能测试,确保所选设备性能优异,满足绿色建筑的高标准要求。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控和调节,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安装调试的效率,降低相关成本。

4.4完善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绿色建筑的运营阶段,运营单位肩负着确保建筑持续高效运行的重任。为此,需实施能效管理与维护计划,定期对照明、空调、电梯等关键设备以及外墙保温、门窗密封等构造做法进行检查和维护,以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并减少能源浪费。同时,运营单位还需合理规划设备更新与改造计划,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新的节能、环保要求,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评估,科学决定是否更新或改造,并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实施实时监控和调节,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确保绿色建筑的长期可持续运行。

5结语

绿色建筑目标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通过深入分析绿色建筑全过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绿色建筑在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造价。然而,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控制绿色建筑的全过程造价,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1(15):79.

[2]周洁.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及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1539.

[3]周超,张应超.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26):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