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地下室结构的特殊性和施工环境的复杂性,渗漏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和业主的难题。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渗漏原因、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优化施工工艺等措施,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
1引言
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停车、设备存放、人防等多种功能。然而,由于地下室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环境条件恶劣等因素,渗漏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渗漏不仅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加强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
地下室渗漏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设计环节往往存在对地下室防水性能的忽视,如防水层设置不合理,防水等级选择偏低,这些设计缺陷直接导致了防水效果的不理想。施工质量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防水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若选用不当,将直接影响防水效果。此外,施工工艺的不规范,如施工缝处理不当,也会成为渗漏的隐患。同时,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也是导致渗漏的重要原因,包括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缺陷,从而降低其防水性能。地基处理不当也会对地下室的防水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土含水量过高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地下室结构受损,进而引发渗漏。地下室的使用环境也是导致其渗漏的一个因素。由于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地下室易受地下水、雨水等的侵蚀,导致防水层老化、破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会逐渐累积,最终引发渗漏问题。
3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防水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地下室防水层施工中,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和防水混凝土是三种常用的防水材料,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地下室防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水卷材以其优良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在地下室防水层施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是常用的两种类型,其选择需根据地下室的使用环境和防水等级进行综合考虑。在施工过程中,防水卷材的铺设必须平整,搭接要牢固,以避免空鼓、气泡等缺陷的产生,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防水涂料则以其施工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下室墙面、顶板等部位的防水处理。聚氨酯防水涂料和水泥基防水涂料是两种常用的防水涂料,能够形成致密的防水层,有效阻止水分渗透。在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涂料涂刷均匀、厚度达标,避免出现漏刷、涂刷过薄等问题,以保证防水层的防水效果。防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防水剂、调整配合比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地下室底板、侧墙等部位的防水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振捣密实度等指标,确保防水混凝土的质量,以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
3.2施工工艺的优化
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与振捣、防水层施工以及细部构造处理是确保防水效果的关键环节。首先,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连续浇筑,振捣密实,避免漏振、过振等问题,确保混凝土内部无气泡、无空洞,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防水性能。同时,施工缝的处理也至关重要,需采用有效的方法确保施工缝密封严密,防止水分渗透。其次,防水层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地下室的防水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防水材料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无气泡。对于防水卷材,应采用热熔焊接、自粘等可靠的搭接方式,确保搭接部位密封严密。涂刷防水涂料时,应采用多遍涂刷、交叉涂刷等技巧,确保涂层均匀、无漏刷,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防水性能。最后,地下室细部构造如穿墙管、变形缝、后浇带等部位是渗漏问题的易发区域,需特别关注。针对这些部位,应采用专业的密封材料进行处理,如止水环、遇水膨胀橡胶等,确保密封严密、无渗漏。同时,对于变形缝、后浇带等部位,还需采用弹性密封材料、防水卷材等材料进行封闭处理,以增强其防水性能。地下室防水施工需注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防水层施工以及细部构造处理等环节,确保每个步骤都达到规范要求,从而有效防止地下室渗漏问题的发生。
3.3地下水位的控制
地下水位过高是导致地下室渗漏的元凶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位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地下室结构的防水性能,以下措施可有效应对地下水位过高的问题。首先,设置排水系统是降低地下水位的关键。在地下室周围合理布置排水沟、集水井等设施,可以确保地下水被及时排出,从而显著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室渗漏的风险。这些排水设施的设计和施工需符合相关规范,确保其排水效果达到最佳。其次,在施工前采取降水措施也是预防地下室渗漏的重要手段。井点降水、深井降水等方法可以有效将地下水位降至地下室底板以下,为施工创造无水环境。这不仅有助于保证施工质量,还能避免因地下水渗入而导致的渗漏问题。此外,加强地下水监测同样不可或缺。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一旦发现地下水位上升,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增加排水设施、调整降水方案等,以防止渗漏问题的发生。地下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指导施工和应对突发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控制地下水位是确保地下室防水性能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设置排水系统、采取降水措施和加强地下水监测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室渗漏的风险,为地下室的正常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3.4后期养护与维护
地下室防水层的后期养护与维护是确保其长期保持良好防水性能的关键步骤,对于延长地下室使用寿命、保障其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定期检查与维护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水层可能会因老化、破损等原因而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因此,定期对地下室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是确保其防水性能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现防水层有破损、老化等问题,应立即进行修补或更换,以防止渗漏问题的发生。其次,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同样至关重要。地下室排水系统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地下室的防水效果。因此,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清理堵塞物,确保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作,是防止积水导致渗漏问题的有效手段。最后,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防水层造成外部破坏。例如,避免在防水层上打孔、钉钉子等行为,以免破坏防水层的完整性。同时,对于地下室内的装修和改造工程,也应谨慎进行,确保不会对防水层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地下室防水层的后期养护与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定期检查与维护、加强排水系统维护以及避免外部破坏等措施,才能确保地下室防水层的长期稳定运行,为地下室的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4结语
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优化施工工艺、控制地下水位以及加强后期养护与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型防水材料的不断涌现,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施工单位也应加强对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的优质、高效、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尚鹏飞,朱炜,刘平相,孙晓光,刘英男.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44-145.
[2]郭宝文,薛海山.建筑地下室防渗防漏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30):38.
[3]吕向东.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知识,2019,37(08):78.
[4]高俊.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07):82+85.
[5]李良.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C]//.201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