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非开挖修复、智慧运营”一体化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30 12:14:52
/ 1

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非开挖修复、智慧运营”一体化模式探讨

​刘瑞廷

湖南盛桥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410148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排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城市排水能力、水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管理不善及自然因素等多种原因,地下排水管网普遍存在着淤积、破损、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因此,探索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非开挖修复、智慧运营”一体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清淤技术、检测技术、非开挖修复技术及智慧运营系统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地下排水管网综合管理模式。

1. 引言

地下排水管网是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关键环节,负责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污水,对保障城市防洪排涝、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排水管网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管道淤积、破损、老化等问题频发,导致排水不畅、污水泛滥,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因此,建立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地下排水管网管理模式,成为当前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清淤技术

2.1 清淤的重要性

清淤是保持地下排水管网畅通的基础性工作。长期积累的淤泥和垃圾会严重降低管道的排水能力,甚至引发管道堵塞、污水倒灌等问题。因此,定期对地下排水管网进行清淤,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2.2 清淤技术现状

目前,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清淤、机械清淤和高压水射流清淤等。其中,人工清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机械清淤则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安全性,但成本较高;高压水射流清淤则结合了机械清淤和高压水射流的优点,能够有效清除管道内的淤泥和垃圾,且对管道内壁损伤小。

2.3 清淤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清淤技术逐渐应用于地下排水管网清淤中,如管道机器人清淤技术。管道机器人能够进入管道内部,通过高清摄像头和机械臂等设备,对管道内的淤泥和垃圾进行精准清理,大大提高了清淤效率和安全性。

3. 检测技术

3.1 检测的重要性

检测是地下排水管网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管道内的破损、渗漏、变形等问题,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 检测技术现状

目前,地下排水管网检测技术主要包括CCTV管道内窥检测技术、声纳检测技术和激光检测技术等。其中,CCTV管道内窥检测技术应用最为广泛,通过爬行器在管道内自动穿梭,拍摄管道内影像,为管道状况评估提供直观依据。声纳检测技术则利用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特性,对管道内的破损、渗漏等问题进行检测。激光检测技术则通过激光扫描管道内壁,获取管道的三维模型,为管道修复提供精确数据。

3.3 检测技术创新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地下排水管网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将传感器嵌入管道内,实时监测管道内的流量、水位、水质等参数,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对管道健康状况进行预测和预警。此外,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对难以进入的管道段进行检测,也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非开挖修复技术

非开挖修复的优势

非开挖修复技术具有不影响交通、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当前地下排水管网修复的主流技术。通过非开挖修复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地面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修复,减少了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4.2 非开挖修复技术现状

目前,常用的非开挖修复技术包括点状原位固化法、内衬法、螺旋缠绕法等。点状原位固化法通过注入树脂等材料,对管道内的局部破损进行修复;内衬法则是在管道内部铺设一层新管或内衬材料,增强管道的强度和密封性;螺旋缠绕法则利用螺旋缠绕工艺,将带锁扣的条带紧密贴合在原管道内壁,形成新的内衬层。

4.3 非开挖修复技术创新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开挖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例如,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复合材料作为内衬材料,提高修复管道的使用寿命;利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辅助施工,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结合物联网技术,对修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确保修复质量。

5. 智慧运营系统

5.1 智慧运营系统的意义

智慧运营系统是实现地下排水管网高效、智能管理的关键。通过构建智慧运营系统,可以实现对地下排水管网的全面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5.2 智慧运营系统架构

智慧运营系统通常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服务层四个层次。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管道内的流量、水位、水质等参数;数据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层负责对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和分析;应用服务层则根据处理结果提供决策支持、预警预报等服务。

5.3 智慧运营系统功能

智慧运营系统具备多种功能,包括实时监测、数据分析、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等。通过实时监测功能,可以及时发现管道内的异常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管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通过预警预报功能,可以提前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通过决策支持功能,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5.4 智慧运营系统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运营系统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管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管道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结合GIS技术实现管道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和查询等。

6. 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非开挖修复、智慧运营”一体化模式

6.1 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非开挖修复、智慧运营”一体化模式是将清淤、检测、修复和运营四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智慧运营系统作为核心平台,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在清淤环节,利用管道机器人等新型清淤技术提高清淤效率和安全性;在检测环节,采用CCTV管道内窥检测等先进技术及时发现管道问题;在修复环节,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减少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在运营环节,通过智慧运营系统实现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

6.2 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一体化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二是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风险;三是提升了城市排水能力和水环境质量;四是增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韧性。通过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可以实现对地下排水管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非开挖修复、智慧运营”一体化模式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地下排水管网综合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智慧运营系统作为核心平台,实现了清淤、检测、修复和运营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和协同作业。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地下排水管网的管理效率和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和水环境质量。

7.2 展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非开挖修复、智慧运营”一体化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新型清淤技术、检测技术、修复技术和智慧运营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城市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推进地下排水管网的综合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下排水管网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营造美好的城市水环境。

参考文献

陈秋霏. 地下排水管网现状及建设管理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6):254-256.

 申若竹,黄绵松,郑乔舒,等. 城市水系统智慧运营顶层设计[J]. 环境工程,2023,41(11):6-13.

 吴歆悦,周文斌,周海燕. 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污水厂智慧运营经验[J]. 净水技术,2024,43(z2):3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