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32924198004049011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防洪抗旱、促进农业发展及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水利施工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成本控制。本文深入探讨了加强水利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一、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古代的都江堰到现代的三峡工程,水利工程见证了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当今社会,水利工程不仅是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的基础保障,还在发电、航运、生态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水利施工具有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施工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有效的施工管理能够协调各方资源,保障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同时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水利施工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质量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管理可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温度、振捣方式等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1]。
(二)确保工程进度
水利工程建设通常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如防洪工程必须在汛期来临前完成关键部位的施工。施工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协调各施工队伍之间的工作顺序和衔接关系,能够有效避免施工延误,确保工程按时交付使用[2]。
(三)保障施工安全
水利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高空作业、水上作业、深基坑作业等。加强施工管理,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控制工程成本
合理的施工管理可以优化施工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施工,降低工程成本。通过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存储和使用进行管理,合理控制材料消耗;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合理调配和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减少人工成本等,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水利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水利施工项目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施工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管理工作混乱,信息沟通不畅。在一些项目中,存在多头管理和管理真空的现象,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影响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施工质量控制不足
1. 施工材料质量把控不严
部分施工单位在采购施工材料时,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或者对材料的检验检测工作不重视,导致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影响工程质量。例如,使用强度不足的水泥、含泥量超标的砂石等。
2. 施工工艺执行不严格
一些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要求不熟悉,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随意更改施工工艺,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如在土方填筑工程中,未按照规定的分层厚度和压实度要求进行施工,容易造成基础沉降等问题。
(三)施工进度管理不到位
1. 施工计划不合理
部分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时,未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条件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导致施工计划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施工计划安排过紧,容易造成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过度疲劳,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计划安排过松,则会导致工程进度延误。
2. 施工进度跟踪和调整不及时
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和检查,不能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当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或其他突发事件影响施工进度时,不能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导致工程进度滞后。
(四)施工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1. 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在施工现场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违规操作机械设备等。
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不健全,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安全管理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安全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对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
四、加强水利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施工管理体制
1. 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构
根据水利施工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合理设置施工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配合。
2. 完善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等,使施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施工质量控制
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建立严格的施工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加强对材料存储和使用的管理,防止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出现变质、损坏等情况,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操作。
2.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督检查,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杜绝随意更改施工工艺的行为。对于关键施工部位和重要施工环节,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质量。
(三)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设备和人员配置等因素,结合工程合同工期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施工计划要明确各施工阶段的起止时间、施工任务、施工顺序以及资源配置等内容,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加强施工进度跟踪和调整
建立施工进度跟踪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当发现进度偏差时,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如调整施工计划、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优化施工工艺等,确保工程进度符合合同要求。同时,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使施工计划始终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
结语
水利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有效的水利施工管理对于保障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保障施工安全以及控制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完善施工管理体制、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以及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等一系列有效策略,不断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水利施工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凯,王小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40(05):45-48.
[2]王林,刘剑六.论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方法与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11):202-203.
[3]陈小明,吴天.水利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安全,2018,33(08):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