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30 12:53:54
/ 1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要点

高兴侠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影响项目的施工成本,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要点,通过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其中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尤为关键。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实体形成的主要阶段,也是工程造价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因此,如何在施工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水平,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有效的造价管理,可以显著优化建筑工程的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进而降低工程成本,直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合理的造价管理确保了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及人工等关键要素的质量,从而保障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此外,造价管理还能及时发现并应对施工中的潜在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扩大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最终,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扩大了市场份额。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要点

3.1成本计划与费用预算

在施工阶段启动前,建设单位需精心编制全面的成本计划与费用预算。该计划需详尽规划项目的总成本预算,细化至各工程项目及施工各阶段的费用分配。制定过程中,需紧密结合项目实际,审慎预测材料、设备、人工等核心要素的价格动态,以及施工中可能遭遇的不确定性风险,确保预算的预见性和适应性。此外,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的精准编制与严格执行,通过规范化流程监控预算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偏差,保障成本计划与费用预算既科学又具可操作性,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3.2施工图设计优化

施工图设计作为施工阶段的基石,其质量对工程造价具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设计的优化置于重要地位,力求在保障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设计减少材料浪费与不必要的工程量,从而实现成本控制。优化设计方案需兼顾实用性与经济性,充分利用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手段,提升材料使用效率,精简施工流程。同时,建设单位应加大对施工图设计的审核力度,确保设计方案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可行,通过严格的审查机制剔除冗余与低效部分,为施工阶段的顺利进行与成本的有效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3.3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作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间的法律纽带,其条款设定对工程造价具有决定性影响。建设单位需依据工程特性,审慎选择适宜的合同模式,并精确界定合同各项条款,确保内容全面覆盖工程范围、工期、质量标准及造价预算等核心要素,同时清晰划分双方权责。合同执行阶段,建设单位应强化监管,确保施工单位遵循预算指导施工,对任何超出预算的开支进行严谨评估与合理控制。通过严格合同管理,既维护了合同严肃性,又有效遏制了成本超支风险,为工程造价的稳定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3.4材料采购管理

材料费用在工程造价中占据关键地位,因此,建设单位需构建严密的材料采购管理体系。此体系应涵盖供应商的合理选择,综合考虑价格、质量、服务等多维度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采购流程中,加强对材料价格的动态监控与管理,预防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上升。同时,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关,强化质量检验与验收环节,确保所采购材料符合设计标准。通过这些措施,建设单位能够有效控制材料费用,为工程造价的稳定与合理提供坚实保障。

3.5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设单位需制定详尽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与施工方紧密合作,共同监控进度执行情况。在施工中,建设单位应迅速识别并解决可能影响进度的各类问题,防止工期延误引发额外成本。此外,加强对施工进度的考核与奖惩机制,确保施工按计划顺利推进,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障项目按时完成的关键举措。

3.6施工成本核算与控制

建设单位应构建完善的施工成本核算系统,以确保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实时、精确的核算。通过持续的成本监控与分析,建设单位能够动态掌握工程造价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强化成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迅速识别并纠正成本偏差,是保障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区间内的有效手段。

3.7变更管理

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与工程变更常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为此,建设单位需构建科学的变更管理机制,确保所有变更均遵循既定程序严格管理。在变更执行时,建设单位应细致核算变更前后的工程造价,实施有效控制,严防成本超支。同时,深入分析变更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预防类似变更再次发生至关重要。通过强化变更管理,建设单位不仅能有效应对施工阶段的各种变化,还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确保项目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

3.8质量控制

质量问题往往会引发重复施工、返工及修补等额外工作,进而推高工程成本。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将施工质量的监控与控制置于核心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质量检查与验收程序,确保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及合同条款相符。此外,建立健全施工质量奖惩与考核机制,对于提升施工方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感具有显著作用。通过这些措施,建设单位不仅能有效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还能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3.9节约用能与资源

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应高度关注节能与资源节约,积极推动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需强化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环境污染。同时,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投入与应用推广,如采用节能材料、优化施工工艺等,以提升施工过程的环保性能与可持续性。通过这些举措,建设单位不仅能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还能在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推动建筑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

3.10人力资源与设备管理

人力资源与设备管理在施工环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设单位需强化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调配,确保施工团队劳动力充沛且高效运作。同时,对设备进行合理规划与维护,保障设备供应稳定且性能优越。此外,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提升施工团队的专业技能与工作效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通过这些措施,建设单位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与高质量完成提供有力支撑。

4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

挣值分析、价值工程以及风险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三个环节。挣值分析通过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实时监控项目进度与成本绩效,助力建设单位及时纠正偏差。价值工程则强调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材料、设备等要素,提升性价比与使用效率,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而风险管理则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与监控,制定应对措施,防止风险扩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策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5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建设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成本计划与费用预算,加强施工图设计优化、施工合同管理、材料采购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成本核算与控制、变更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同时,建设单位还应运用挣值分析、价值工程、风险管理等技术方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苗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分析[C]//上海筱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VOL.2),2022:26-28.

[2]丁爱霞.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标准[J].大众标准化,2022(16):7-9.

[3]周艳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分析[J].居业,2022(05):191-194.

[4]解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1(0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