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项目渗漏成因分析与防控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5-24 16:46:54
/ 1

关于住宅项目渗漏成因分析与防控策略研究

王乾江

身份证号码:430626199111235118


 

摘要:随着国家人口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房地产行业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满足人们居住和工作需求方面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在大批的住户入住自己的住宅后,随之而来各种质量问题也一一暴露出来,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就是渗漏。本文主要对住宅项目渗漏成因分析与防控策略研究,旨在为更多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以进一步加强对渗漏风险的管控。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住宅项目;渗漏

 

1  引言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住宅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居住空间。然而,渗漏问题却如影随形,成为困扰众多业主和房地产行业的顽疾。渗漏不仅影响住宅的正常使用功能,导致室内装修损坏、家具受潮,还可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威胁。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住宅质量投诉中,渗漏问题占比居高不下,严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满意度。因此,深入剖析住宅项目渗漏成因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策略,对提升住宅质量、保障居民权益、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地下室渗漏渗漏成因及防控措施

2.1 后浇带渗漏:沉降与施工的双重博弈

2.1.1 渗漏成因

后浇带是为防止后期砼结构由于自身不均匀沉降引起收缩裂缝的风险,在基础底板、墙体和顶板处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宽度一般是 800 - 1000mm。具统计,后浇带的渗漏占地下室总渗漏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是渗漏的重灾区。产生渗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设计时布置不合理,如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大处,或间距过大无法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不合理的设计使得后浇带在承受建筑荷载时,容易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从而为渗漏埋下隐患。其次,混凝土质量不合格,防水性能不达标;止水带或止水条质量不佳。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无法有效阻挡地下水的渗透,即使施工工艺符合要求,也难以保证后浇带的防水效果。再者,施工工艺问题,如后浇带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浇筑时间未满 28 天,浇筑时砼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等。这些施工环节的疏忽会导致后浇带混凝土存在缺陷,降低其防水性能。最后,在投入使用后,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后浇带出现裂缝,或者由于排水不畅通,使后浇带长期处于积水状态均可导致后浇带漏水。长期积水会对后浇带产生持续的水压,一旦混凝土出现微小裂缝,水就会渗漏进来。

2.1.2 防控策略

针对上述渗漏的原因,有以下防控策略:在设计阶段采用 “应力释放 + 诱导缝” 组合方案,间距控制在 20 - 25m,避开主楼与地库交界处防止因为位置和数量的问题导致施工完成后出现后浇带因为不均匀沉降拉裂的情况。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分散结构应力,减少后浇带因沉降问题而开裂的风险。混凝土、止水材料在进场前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检验其质量合格证明和出场合格证,并需要抽样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送检,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的质量要求。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能够从源头上保证材料质量,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渗漏。施工严格执行 “三清三检” 制度:清除浮浆(采用高压水刀处理)、清洗界面(PH 值检测≤8)、清理积水;检查止水带焊接(超声波探伤)、检查模板支撑(挠度≤L/400)、检查养护记录(智能温湿度监测)。规范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检查能够确保后浇带施工质量,提高其防水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地下室排水畅通,防止长期积水浸泡,水压过高引起后浇带漏水。并监理沉降观测台账,定时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水问题和沉降异常,能够有效预防后浇带渗漏。

2.2 变形缝防水:节点构造的精细化革命

2.2.1 渗漏成因

在住宅项目中变形缝主要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缝。变形缝一般都会被保护层覆盖,所以一旦发生渗漏,维修难度极大且费用极高。而变形缝缝漏水主要的原因是两点:设置的位置不合理,比如设置在主楼边和地库的交汇处,导致后期进行防水施工处理不便,导致漏水。不合理的位置使得防水施工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增加了渗漏的可能性。顶部结构防水施工不到位,现在变形缝主要是用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规范上第 A16 页的做法,但是现实施工中,往往因为施工质量问题,容易导致漏水,而且及其不易维修。施工质量不达标是变形缝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有规范的施工标准,如果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执行,也无法保证防水效果。

2.2.2 防控策略

考虑到变形缝后期维修的困难度,对此提出以下防控策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变形缝的位置,非必要不能留在主楼侧墙边,如实在要留,侧墙上的变形缝防水挡板一定要与主体一次成型,不能进行二次浇筑。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式能够减少变形缝渗漏的风险。在地下室顶板等顶部结构进行变形缝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把控工程质量,如防水反坎建议一次成型,先对原结构进行闭水试验,确保结构不漏水后才能进行防水材料施工;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搭接以及加强区域一定要到位,在防水材料施工完成后,也要进行闭水试验;刚性层的施工也需要满足要求,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因为刚性层损坏导致防水层破损漏水。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多次闭水试验能够有效保证变形缝的防水效果。

2.3 管道孔洞:预埋工艺的标准化突破

2.3.1 渗漏成因

由于机电部分很多时候需要等主体完工后才能进行安装,故需要预留很多管道,故容易产生孔洞,其渗漏量占到了地下室总渗漏量的三成。主要漏水有以下几个原因:预埋管道未采用刚性材料(壁厚≥3mm),即采用柔性材料如 PVC 管,柔性材料容易热胀冷缩,使管道与砼结构之间产生缝隙,则容易渗水。柔性材料的特性使得其在温度变化时会与混凝土结构产生间隙,从而为水的渗漏提供通道。墙体的横向管道应是内高外低(坡度≥5%),防止水进入室内,但很多时候现场施工中未关注这点。不合理的管道坡度会导致水在管道内积聚,增加渗漏风险。预埋管道在机电施工完成后,特别是竖向管道防水封堵不到位。防水封堵不严密是管道孔洞渗漏的直接原因。

2.3.2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如下:设计和施工预埋管道时,一定要检查是否采用刚性材料,严禁采用 PVC 管进行预埋,接口处要采用柔性防水套管。采用刚性材料和柔性防水套管能够有效减少管道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缝隙,降低渗漏风险。墙体的横向管道在安装的时候确保是内高外低,能很有效的防止渗漏。合理的管道坡度能够及时排除管道内的积水,防止渗漏。机电施工完成后,进行防水封堵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到位,建议采用 “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 聚氨酯密封胶” 两道工艺,横向封堵应确保防水材料在管道处加强处理,竖向管道最好是用砼进行包裹抬高 300mm,做成砼保护墩,确保积水不会沿管道渗漏。严格的防水封堵工艺和加强处理能够有效防止管道孔洞渗漏。

3  住宅室内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

3.1 厨房:动态用水的全周期管理

3.1.1 渗漏成因

厨房作为室内进行做饭的地方,常常要进行清洗餐具和食物,故用水量大,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主要产生渗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楼地面由于防水施工不到位,因为用水量过大,容易透过防水层进入楼板,产生渗漏。防水施工质量不达标是厨房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埋管道因为施工过程中破损或者使用过程中因为水压问题导致接口脱落产生漏水。管道的损坏和接口问题会导致水渗漏到周围结构中。楼层间的污水管道因为预埋或者防水施工不到位,引起的渗漏。污水管道的问题不仅会导致渗漏,还可能引发异味和卫生问题。

3.1.2 防控措施

针对上述渗漏原因有以下防控措施:楼地面在防水施工完成后,一定要进行 24 小时的闭水试验以确保不渗漏,才可以进行后续的装修施工;且洗菜池区域防水上翻 500mm,过门石处做 300mm 宽防水加强带。严格的闭水试验和合理的防水高度及加强带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厨房楼地面渗漏。给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在进行瓷砖等铺贴施工期间,需进行注水打压,在施工过程中,需保持水压稳定,确保不漏水。注水打压试验能够及时发现管道安装中的问题,保证管道系统的密封性。楼层管道在主体施工阶段一定要预埋,做防水施工时,防水材料需要翻入管道内,管道安装完成后,需封堵完同楼地面一起做闭水试验确保不漏水。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向下水道倾倒热油(凝固点≥32℃),每周用 70℃热水冲洗管道。合理的管道预埋和防水处理,以及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式能够有效防止楼层管道渗漏。

3.2卫生间:同层排水的系统革新

3.2.1 渗漏成因

近些年卫生间除进行大小便以外还兼顾洗漱功能,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卫生间的渗漏风险,住宅室内漏水的重灾区就是在卫生间,所以卫生间的防渗处理是住宅防水施工的重中之重。其中产生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卫生间一般都比楼层下降 30 公分左右,所以降板处很容易产生积水,且因为无法排出,长期存在此类情况则容易产生渗漏。降板处的积水是卫生间渗漏的主要隐患之一。由于厕所用水量大,且由于经常用于洗漱,则容易引起积水渗入墙根处,导致墙根处渗漏。大量的用水和不合理的排水设计会导致墙根处长期受潮,从而引发渗漏。地面铺贴坡度不到位,导致积水无法正常流入地漏,引发渗水。不合理的地面坡度会使积水在地面积聚,增加渗漏风险。

3.2.2 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的解决措施:砼结构采用抗渗等级为 P8 的砼,确保结构不漏水;降板处在做防水前需进行闭水试验确保砼结构不漏水,防水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闭水试验,通过两道闭水试验确保降板处沉箱不漏水。建议沉箱内的排水管道采用同层排水系统,能有效的降低渗漏风险。采用抗渗混凝土和同层排水系统,以及严格的闭水试验能够有效防止卫生间降板处渗漏。厕所周围一定要做不低于 200mm 的砼反坎,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一次成型,且迎水面防水需上翻 1.8 米。合理的反坎高度和防水上翻高度能够有效防止水渗漏到周边区域。地面铺贴要进行薄贴(粘结剂厚度≤5mm),且需要进行找坡(坡度≥3%),最低点一定是蹲便器(如有)和地漏,要确保流水能很迅速的流入排水处,防止地面积水,引发渗漏。合理的地面铺贴工艺和坡度设置能够及时排除地面积水,降低渗漏风险。

3.3 外墙:风雨侵蚀的屏障构建

3.3.1 渗漏成因

外墙属于住宅的维护结构,漏水会导致内墙装修脱落,影响到住户居住体验感。外墙渗漏主要是三个地方引起的:窗台的四个角因填塞不密实导致渗水的现象发生。窗台角的填塞不密实会使雨水容易渗入室内。砖砌体墙的顶砖处因开裂而渗水。顶砖处的开裂会破坏墙体的防水性能,导致雨水渗漏。外墙主体施工模板加固用的螺杆洞未封堵合格导致的渗水。螺杆洞的封堵质量直接影响外墙的防水效果。

3.3.2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如下:窗户预留洞口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尺寸预留,预留窗洞误差≤5mm,采用预制混凝土窗框(企口深度 15mm);窗户安装完成后,四周需用发泡胶(密度≥30kg/m³)填满,且尤为注意四个角,再注聚氨酯密封胶(表干时间≤3h)。精确的预留洞口和合理的窗框安装及密封方式能够有效防止窗台渗漏。砖砌体墙顶砖前一定要满 14 天;顶砖的材料要提前湿润,砌筑的时候一定要满浆砌筑,确保空鼓;粉刷前该处要挂钢丝网进行加强。规范的顶砖施工工艺和加强措施能够有效防止顶砖处开裂渗漏。螺杆洞一定是内高外低的方式(坡度≥10%)进行安装,螺杆洞封堵要按设计要求封堵到位,且外墙需进行 2h 的持续淋水试验确保不漏水。合理的螺杆洞安装和封堵方式,以及严格的淋水试验能够有效防止螺杆洞渗漏。

4.屋面渗漏原因分析及措施

4.1 渗漏成因

屋面位于住宅的顶部的覆盖部分,用于阻止雨水、雪水渗透到建筑物内部,本文主要讲的是住宅常用的平屋面。其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设计不合理,对排水坡度和防水等级未考虑到位。不合理的设计会导致屋面排水不畅,增加渗漏风险。施工质量不合格,防水以及砼浇筑不符合设计和质量规范的要求。施工质量不达标是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水材料选材不合理或者材料质量不合格。质量不佳的防水材料无法有效阻挡雨水渗透。水落口、出屋面管道等细部节点防水处理不到位。细部节点的防水处理不当会导致雨水从这些薄弱部位渗漏。

4.2 应对措施

对于屋面的渗漏原因有以下的应对措施: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区域的降水量以及温度等影响,对平屋面的排水坡度(主坡≥2%,副坡≥5%)及防水等级要充分考虑,对屋面排水口的位置(排水口间距≤12m)和排水方式(建议不用侧排)也要多加考虑。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屋面的排水和防水性能。砼浇筑是屋面防水的第一道关卡,要采用抗渗等级为 p8 的砼,浇筑混凝土时要严格把关,确保无孔洞和裂缝;防水施工时也需要每道工序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同时砼结构层和防水层均需要进行 48 小时闭水试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和闭水试验能够有效保证屋面防水效果。防水材料在进场的时候要严格检查材料的出场合格证明以及质量合格报告,且还需抽检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能够从源头上保证防水材料质量。水落口的杯口周围 500mm 范围内坡度≥5%,采用 “多道设防 + 柔性密封”;排气立管的根部做圆锥台(高度 300mm),附加层宽度≥500mm。合理的细部节点防水处理能够有效防止雨水从这些部位渗漏。

5  渗漏问题的延伸探讨与新技术应用

5.1  渗漏对建筑结构及居住者健康的影响

渗漏对建筑结构的危害不容忽视。长期的渗漏会使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降低钢筋的强度和耐久性,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对于砖混结构,渗漏会导致墙体的砖砌体强度下降,出现裂缝甚至倒塌的危险。在一些老旧住宅中,由于多年的渗漏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墙体出现了明显的裂缝,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渗漏还会滋生大量的霉菌和细菌,这些微生物会随着空气传播,对居住者的健康造成危害。长期生活在渗漏环境中的居民,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等疾病,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5.2 智能防水监测系统在住宅项目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防水监测系统逐渐应用于住宅项目中。这种系统通过在建筑物的关键防水部位安装传感器,如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实时监测防水状况。一旦检测到渗漏迹象,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物业或业主及时进行处理。智能防水监测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渗漏问题,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渗漏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提供依据。例如,在一些新建的高档住宅小区中,已经开始采用智能防水监测系统,通过手机 APP,业主可以随时查看自家房屋的防水情况,大大提高了渗漏问题的发现和处理效率。

5.3 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趋势

新型防水材料不断涌现,为解决住宅渗漏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纳米防水材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自清洁功能,能够在建筑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的防水层,有效阻止水分渗透。这种材料不仅防水效果好,而且耐久性强,能够大大延长建筑物的防水寿命。此外,高分子防水卷材也在不断改进,其拉伸强度、耐候性等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些新型的高分子防水卷材还具有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防水材料。

6  结语

住宅渗漏问题关乎建筑安全与居住品质,其成因复杂且涉及多环节。从设计规划的合理性、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到材料选用的质量把控与后期维护管理,任一环节疏漏都可能引发渗漏。本文提出的防控策略与新技术应用,为解决渗漏问题提供了系统思路。未来,随着建筑技术进步与管理模式创新,持续优化全流程管控,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定能有效降低住宅渗漏风险,为居民打造更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推动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晨,王善玮,刘雷.住宅建筑新型铝板檐口渗漏问题成因及整改对策研究[J].安徽建筑,2025,32(03):76-78.

[2]廖峭.建筑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J].中国水泥,2025,(03):73-75.

[3]于荣荣.浅谈建筑装饰工程卫生间渗漏成因及防水措施[J].居业,2024,(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