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体活动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创新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表明,通过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文体活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升工会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研究提出了"理念融合、内容整合、形式创新、机制保障"的创新路径,并从组织领导、资源整合、评估反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为基层工会工作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文体活动;有机结合;创新路径
1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工会作为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面临着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而文体活动则是工会服务职工的重要形式。将二者有机结合,既是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实践发展的必然。本研究旨在探索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体活动有机结合的创新路径,为提升工会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基层工会思政工作与文体活动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
实现基层工会思政工作与文体活动有机结合需要系统化创新路径:一是理念融合,树立"活动即教育"理念,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二是内容整合,将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主题融入多样化文体活动;三是形式创新,运用线上线下结合、新媒体技术等现代手段增强吸引力;四是机制保障,建立策划、实施、评估、人才培养等全流程工作机制。这四个维度相互支撑,形成闭环,既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又提升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最终实现职工素质提升和组织发展的双重目标。
3基层工会思政工作与文体活动有机结合的创新路径
3.1理念融合
理念融合是基层工会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文体活动有机结合的首要前提。要突破传统工作思维定式,确立"活动即教育"的指导思想,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机嵌入文体活动的全过程。工会工作者需要转变工作理念,认识到文体活动不仅是娱乐放松的载体,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在实践中,要摒弃简单说教和生硬灌输的方式,转而采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策略。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将政治引领、价值引导等教育内容自然融入文体活动之中,让职工在参与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熏陶,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教育效果。
3.2内容整合
内容整合是实现有机结合的创新核心。要根据职工群体的年龄结构、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兼具思想深度和参与广度的活动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通过体育竞技、文艺展演、读书分享等多样化形式生动呈现。重点打造"主题+"活动模式,如"工匠精神+技能比武"、"红色文化+文艺汇演"等特色活动品牌。在内容设计上要注重层次性,既要有面向全体职工的普及性活动,也要有针对特定群体的专题性活动。通过精心策划活动主题和内容,确保每项文体活动都能承载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传递的教育目标。
3.3形式创新
形式创新是提升活动吸引力的关键突破点。要顺应新时代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行为特点和参与习惯,突破传统单一活动形式的局限。大力推动"互联网+工会"建设,开发线上知识竞赛、短视频创作、直播互动等新媒体活动形式。构建"线上预热、线下开展、线上延伸"的立体化活动模式,实现虚拟空间和现实场域的优势互补。在活动形式上,要注重竞技性与娱乐性的平衡,个体展示与团队协作的结合。创新运用沉浸式体验、情景模拟等新型参与方式,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体验感。通过形式创新,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职工参与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取得更好效果。
3.4机制保障
机制保障是确保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基础。要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工作机制体系。在策划环节建立需求调研和目标管理制度,确保每项活动都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在实施环节完善"党委领导、工会主抓、部门协同、职工参与"的组织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在评估环节建立多维度的效果评价机制,既关注量化指标,更重视质性改变。同时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擅长活动策划的复合型工会干部队伍。建立常态化的经费保障和资源整合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持续动力。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轨道。
4基层工会思政工作与文体活动有机结合的实施策略
4.1组织领导策略、构建"党建带工建"工作机制
组织领导是确保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体活动有机结合取得实效的首要策略。要建立"党建带工建"的工作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文体活动纳入党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工会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具体而言,应当成立由党组织负责人牵头、工会主席具体负责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同时,要注重发挥工会积极分子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骨干分子,带动更多职工参与活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相关工作纳入党支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4.2资源整合策略、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
资源整合是确保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体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要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资源保障体系:首先是场地设施资源整合,可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社区文化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场地资源共享共用;其次是经费保障多元化,在确保工会经费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行政拨款、企业赞助和社会支持,探索建立"工会主导、多方参与"的经费筹措机制;最后是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加强对现有工会干部的能力培训,提升其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体活动的专业水平,又要注重发掘和培养职工中的文体骨干和思想引领者,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特别要重视与社会专业机构的合作,引入专业力量提升活动质量。同时,要建立资源使用效益评估机制,确保各类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4.3评估反馈策略、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是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要构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多维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设计上,既要设置活动参与率、覆盖面等量化指标,更要关注职工思想认知、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质性变化。在评估方法上,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参与式观察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要特别重视建立常态化的反馈机制,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满意度测评、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职工的真实感受和改进建议。同时,要建立评估结果运用机制,将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还要注重将评估结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建议每季度开展一次阶段性评估,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估。
4.4差异化策略、实施精准分类引导
差异化策略是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举措。要根据职工群体的年龄结构、职业特点、兴趣爱好等差异,制定分类指导方案。对于青年职工群体,要重点运用新媒体技术和时尚元素,开发线上知识竞赛、短视频创作等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形式;针对中年职工,可设计家庭亲子活动、健康养生讲座等实用性内容;对于一线工人,要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安全生产教育等贴近工作的活动。在活动设计上,要注重区分不同群体的接受习惯和认知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育引导方式。同时,要建立职工需求调研机制,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优化活动方案。还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不同群体中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精准施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和个性化。
5结语
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体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创新工会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分析和路径探索,本研究表明,这种结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科学的结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效,使文体活动更具思想内涵,最终实现提升职工素质、促进企业和谐、服务发展大局的多重目标。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中这种结合的具体模式,以及数字化背景下新的结合形式和手段,为基层工会工作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华.以文体活动为载体的企业文化建设途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190.
[2]柴志.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文体活动重要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4):243-244.
[3]陶宗杰.企业开展员工文体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8(03):5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