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及改进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1 15:28:40
/ 1

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及改进策略研究

聂剑

娄底市房地产开发办公室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施工图的审查在建筑施工管理框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揭示设计阶段的潜在问题以确保工程品质,并促进安全施工原则的实施。然而,目前一些工程实体对施工图审查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对审查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处理不力,这给项目的实施效果和现场作业条件带来了显著的不稳定性。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施工图审查的关键价值,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促成高标准的建筑工程实践。

关键词:施工图;审查工作;重要性;改进策略

1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重要性

1.1保障工程质量

工程的设计品质与施工的最终效果紧密相连。设计阶段若出现方案与实地状况不匹配,技术规格模糊,图纸错误遗漏,或是不同专业设计间的冲突,都可能导致建设质量下滑,产生诸如渗水、开裂等常见问题。施工图审查扮演着设计流程的终端监察角色,其任务是对所有设计方案、文档及图纸进行全面检查,揭示潜在的设计缺陷,并将这些问题反馈给设计部门进行修正。经过修订并通过审查的图纸随后会被交付给施工单位,以启动实际的施工操作。这个审查过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设计问题对工程质量的不良影响,避免质量隐患的发生。举例来说,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图纸未明确标注混凝土结构的分层浇筑厚度、入模温度或振捣频率等关键数据,通过及时修改图纸,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变化产生裂缝,或者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1.2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施工风险

施工图的审查工作能识别和修复设计阶段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施工风险,防止工程实施期间的安全事故和质量瑕疵。此外,审查过程也能够评估施工安全措施的适当性和效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无虞。此审查机制有助于揭示图纸上的不一致、矛盾或潜在问题,防止施工时发生错误或意外。通过早期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降低施工风险,从而保护工人的安全以及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

1.3区分法律责任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图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解决双方——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可能出现的纷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技术鉴定和法律裁决作用。当图纸存在问题,无论是设计方还是审查机构的责任都会被明确界定;反之,若图纸无误且审查程序严谨,任何质量问题则将追究施工单位的过失。施工图审查作为现行工程管理的核心环节,具有强制性,只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并获得通过,建设部门才会颁发施工许可,这无疑是对工程质量合法性的关键保障。尽管近年来,一些地区引入了告知承诺制度,不再视施工图审查证书为申请施工许可的必要前提,打破了原有的先审后建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审查环节的重要性有所削弱。事实上,即使在告知承诺制度下,一旦审查阶段发现违规行为,建设管理部门仍会坚决追责相关责任主体,维护工程行业的规范秩序。

2施工图审查工作改进策略

2.1加大对审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施工图审查的高效性直接受制于管理者的专业素养,这要求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高度重视审查团队能力建设。提升审查人员的专业技能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策略。为此,建议定期引入业内权威专家进行专项培训,以确保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同时,实施严谨的培训评估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激励,如提升职务或奖金,对于未能达标者则需采取适当的纪律措施,以此强化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企业还需深化内部规章制度,严惩任何试图滥用职权的行为,以此维护审查流程的公正性。通过持续的培训,强化审查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促使在日常工作中以严谨和专业的态度严格把关每一份施工图纸,确保工程质量。

2.2建立阶段性审查制度

早期的建筑工程项目通常采用一次性施工图审查模式,该模式在项目动工前进行,由于时间约束,主要关注点在于主体结构的审查,而往往忽视了对图纸详细内容的深入检查。因此,初次审查往往难以全面发现并解决问题,影响了施工图审查的效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建设标准变更或施工现场状况与设计不符的情况,需要调整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有些项目并未将修改后的图纸送回原审查机构进行复审,这给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实施分阶段的审查制度,对施工图进行多次阶段性审查,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首次审查应侧重于主体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二次审查则应聚焦图纸的细节,检查是否存在规范不完整、图纸错误遗漏、专业间冲突等状况。需持续进行多轮审查,直到施工图完全符合审查要求,并解决所有前期审查中发现的问题。

2.3采取预审制

在提交施工图审查之前,应先进行内部详尽的预检。设计师与审查专家需协同工作,通过深入的沟通会议,全面阐述项目的特点,涵盖图纸中的特定位置、工艺流程、装置设备,以及潜在的技术挑战和关键点。确保审查专家能充分理解并精确把握工程图纸的内容,以此提升施工图审查的精准度。此外,重视实地考察环节同样重要,鉴于现代建筑的复杂性及施工图设计的专业性,审查者可能在技术理解上有所欠缺。因此,建议审查人员与设计团队共同参观工地,实地比对施工图中的标记与现场情况,及时解决任何模糊不清的问题,以消除外部环境可能对审查效率产生的干扰,并为后续的工作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明确施工图审查标准

施工图的审查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任务,其流程规范和图纸质量评估标准至关重要。任何审查人员的主观决策偏离规定,都可能导致审查结果失去公信力。因此,审查机构应促进施工图审查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具体做法是确立清晰的审查基准,制定作业指南,并确保审查人员依据现行规范执行审查。同时,应设立专门的复核机制,检查审查决定。如果发现审查程序不合规或结论证据不足,应退回并重新进行审查。比如,在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的审查中,需确保楼板跨度不超过3米,栓钉的数量和布局符合组合梁的计算和构造规定,以及验证框架主钢梁的受压翼缘稳定性。而在屋面构造图的审查中,标准涉及防水层全面覆盖设施基座顶部,地脚螺栓周围实施密封措施,以及防水层上方细石混凝土层的厚度至少为50毫米等。

2.5维护审查结果权威性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架构下,图纸检查与质量管控环节往往缺乏有效的衔接。经过施工图审查后,施工现场并未得到有效监督以确保遵循图纸进行作业,这可能导致设计意图与工程实施结果产生显著差异,进而使得图纸审查变得徒具形式,未能有效监督施工进程、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故此,确保审查结果的公信力至关重要。审查结束后,监管部门和审查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对比实际施工状况与上次审查的图纸是否一致。若发现施工方未按照图纸施工,或者在更改设计后未重新进行图纸审查,应及时将此类问题上报给项目所在地的建设主管部门。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参与工程的各方为责任主体,对违规行为及其责任人进行问责和处罚。

结论

为了适应建筑工程的需求,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的顺利进行,并实现工程的最优综合效果,相关建设单位和审查机构需提升对施工图审查的重视。应当深刻认识到图纸审查的重要性,积极推动数字化审查技术的应用,设立分阶段的审查流程,并确立清晰的审查准则。这些举措将为施工图审查创造有利的环境,确保审查结果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郝枫楠,罗毅,王灿.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图审查的技术要点[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40(4):51-54.

[2]张铁磐.建设工程施工图数字化审查在上海的应用与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6,33(5):10-12,15.

[3]陈培良.我国建筑施工图审查探讨[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8.

[4]彭为民,凌建宏.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探索施工图BIM智能审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