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市 402160
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xx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50例,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其中2021年3月-2021年9月之间患者实施开腹手术干预命名为对照组25例,2021年10月-2022年3月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干预命名为治疗组2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性激素以及妊娠率、尿失禁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4%,例数为45例,对照组有效率为80.85%,例数为38例,差异明显(P<0.05);两组术前的性激素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后治疗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的水平分别为70.71±7.82pmol•L-1、3.28±0.61U•L-1、2.71±0.62U•L-1,对比对照组(P<0.001);随访1年后,治疗组妊娠率以及尿失禁率分别为70.21%(33/47)、48.94%(23/47),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手术疗效以及性激素水平得到良好改善,同时患者妊娠率得到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临床效果;性激素
引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在子宫腔外异常生长。该病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有痛经、盆腔痛、不孕等,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然能有效缓解症状,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且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关于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上的比较研究仍较为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xx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50例,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其中2021年3月-2021年9月之间患者实施开腹手术干预命名为对照组25例,2021年10月-2022年3月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干预命名为治疗组25例。纳入标准:(1)依据相关指南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无精神障碍等疾病,配合度高。排除标准:(1)存在恶性肿瘤或者严重感染情况;心肝肾等脏器存在严重病变;存在手术禁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 例数 | 平均年龄(岁) | 平均病程(年) | r-AFS分期 | ||
Ⅰ期 | Ⅱ期 | Ⅲ期 | ||||
治疗组 | 47 | 33.18±4.17 | 3.01±0.43 | 18 | 19 | 10 |
对照组 | 47 | 34.21±4.24 | 3.11±0.52 | 19 | 17 | 11 |
t/x2 | ||||||
P |
1.2 方法
对照组予开腹手术干预,治疗组予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通过气腹针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通过脐周切口插入腹腔镜,并在下腹部建立另外两个小切口,插入手术器械。利用腹腔镜对盆腔及腹腔内进行全面探查,确定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具体位置和范围。使用超声刀精确切除病灶,并进行病理检查确认。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效果:超声结果显示病灶部位不存在包块,典型症状消失为显效;超声结果显示病灶部位不存在包块,典型症状好转为有效;病情无改善或者恶化为无效。有效率为显效、有效例数占总例数百分比。
(2)性激素水平[3]:包括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激素。测量时间为术前以及术后90d。
(3)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妊娠以及尿失禁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6.0,手术效果以及妊娠率和尿失禁率等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采用x2检验。性激素指标等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4%,例数为45例,对照组有效率为80.85%,例数为38例,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治疗组 | 47 | 28 | 17 | 2 | 95.74 |
对照组 | 47 | 20 | 18 | 9 | 80.85 |
x2 | 5.045 | ||||
P | 0.025 |
2.2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的性激素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后治疗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的水平分别为70.71±7.82pmol•L-1、3.28±0.61U•L-1、2.71±0.62U•L-1,对比对照组(P<0.001),见表3。
表3 两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的水平比较
组别 | 例数 | 雌二醇/(pmol•L-1) | 卵泡刺激素/(U•L-1) | 黄体生成激素/(U•L-1) | |||
术前 | 术后3个月 | 术前 | 术后3个月 | 术前 | 术后3个月 | ||
治疗组 | 47 | 176.36±14.56 | 70.71±7.82 | 5.52±0.71 | 3.28±0.61 | 6.56±1.52 | 2.71±0.62 |
对照组 | 47 | 172.36±13.37 | 89.43±9.74 | 5.40±0.84 | 4.45±0.78 | 6.83±1.43 | 3.48±0.90 |
t | 1.387 | 10.275 | 0.748 | 8.101 | 0.887 | 5.079 | |
P | 0.169 | <0.001 | 0.456 | <0.001 | 0.377 | <0.001 |
2.3 两组随访1年妊娠率以及尿失禁率
随访1年后,治疗组妊娠率以及尿失禁率分别为70.21%(33/47)、48.94%(23/47),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随访1年妊娠率以及尿失禁率
组别 | 例数 | 妊娠率 | 尿失禁率 |
治疗组 | 47 | 33(70.21) | 3(6.38) |
对照组 | 47 | 23(48.94) | 10(21.28) |
x2 | 4.417 | 4.374 | |
P | 0.036 | 0.037 |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女性的生活和生育功能产生着比较严重影响,传统的开腹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风险高等不足。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性激素水平也得到了良好改善,妊娠率和尿失禁率也明显提升。这表明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在改善病情、恢复生育功能方面具有优势。
综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手术疗效以及性激素水平得到良好改善,同时患者妊娠率得到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永生,徐燕,王远航,等.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4,16(2):291-294299
[2] 姚瑾.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8):32-35
[3] 姜平平.腹腔镜下改良锐性剥离术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侧卵巢AFC及卵巢体积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9,37(3):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