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B区12楼儿科护士站 408200
【摘要】目的:探析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于我院临床接受治疗的8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做平均分组处理,同时根据分组结果予以不同治疗,对比临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相对比而言,临床接受穴位敷贴联合小儿推拿的观察组患儿,其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儿(P<0.05);同时,在干预后呼吸功能指标比较上,结果同样以观察组更佳(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可积极采用穴位敷贴联合小儿推拿行护理干预,在有效改善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恢复。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穴位敷贴;小儿推拿;护理;效果
支气管肺炎作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婴幼儿健康构成重大威胁[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寻求以更少的药物干预来减轻疾病对婴幼儿造成的影响,穴位贴敷和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包括婴幼儿支气管肺炎[2]。穴位贴敷主要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贴敷药物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而小儿推拿则是通过按摩体表特定部位或经络穴位来调整机体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尽管这两种方法在实践中已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关于联合应用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应用的系统性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非药物治疗选择,同时也能够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的现代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于我院临床接受治疗的8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做平均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44例,男女患儿数量分别为26例、18例,年龄1~6岁,平均(3.58±1.65)岁;观察组44例,男女患儿数量分别为24例、20例,年龄0.6~5岁,平均(3.02±1.57)岁。经临床对比,组间患儿在各项基线资料对比中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性良好。
1.2 方法
在本研究开展期间,所有患儿均接受相同的祛痰止咳、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在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营造温馨童趣病房,确保环境静谧、整洁,严格调控温湿度,定时清洁消毒。加强病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如烦躁、喘息加重,立即通知并协助医生处理。实施退热、雾化、吸痰等护理,并指导家属饮食。护理人员保持亲和,多沟通以建立信任,减轻患儿负面情绪。住院期间,进行健康宣教,鼓励家属参与治疗护理。出院时,详述生活、饮食、运动等注意事项。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穴位敷贴联合小儿推拿,具体如下:①穴位贴敷疗法:采用杏仁、麻黄等中药,精细研磨后与姜汁调和成药饼,贴于患儿神阙、天突等穴位,每次2—4小时,日一次,连续五天。②小儿推拿疗法:餐后一小时开始,确保患儿体位舒适,双手清洁消毒。针对特定穴位进行推拿,如攒竹、坎宫等,每穴100次;揉按太阳、清肺经等穴位,每穴200次,并附加捏脊10次。根据症状灵活调整穴位,如发热加开璇玑、揉精宁,夜寐不宁加揉小天心。每次约30分钟,日一次,连续五天。注意控制推拿力度。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记录与分析两组患儿临床各症状的消失时间,如:发热、气喘、咳嗽以及肺啰音等;(2)呼吸功能:利用FCG-A+肺功能测试仪针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呼吸功能指标进行测定[3]。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c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比较 (d,)
组别 | 例数 | 发热 | 气喘 | 咳嗽 | 肺啰音 |
对照组 | 44 | 4.71±1.21 | 5.26±1.32 | 7.05±1.54 | 5.23±1.15 |
观察组 | 44 | 2.02±0.51 | 3.16±0.74 | 4.45±1.02 | 3.01±0.85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呼吸功能指标分析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呼吸功能指标分析比较 (L,)
组别 | 例数 | FVC | FEV1 | ||
干预前 | 干预7d后 | 干预前 | 干预7d后 | ||
对照组 | 44 | 1.36±0.21 | 1.89±0.25 | 1.40±0.16 | 1.95±0.25 |
观察组 | 44 | 1.41±0.28 | 2.65±0.30 | 1.42±0.23 | 2.61±0.33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特定穴位,实现药物的局部渗透与全身调节的双重作用,既减少药物用量,又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4]。而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手法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加速疾病康复。两种疗法的有机结合,不仅发挥了各自的独特优势,还形成互补效应,使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5]。
本研究深入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这一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显著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具体而言,观察组患儿在发热、气喘、咳嗽以及肺啰音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充分说明穴位贴敷与小儿推拿在加速症状缓解方面的协同作用。此外,干预后呼吸功能指标的显著改善也进一步验证该联合疗法有效性,患儿的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得到明显提升,预示着更好的肺功能恢复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改善呼吸功能,促进疾病康复。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为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非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也为中医外治法在儿科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未来,临床期待更多关于穴位贴敷与小儿推拿联合应用的研究,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米茸. 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7):173-175.
[2] 曾丽珠.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的Meta分析[J]. 当代医学,2021,27(25):78-81.
[3] 王继培,丁晓华,白彩颖,等. 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 甘肃科技纵横,2020,49(2):53-55,64.
[4] 张爱珍.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在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0):101-103.
[5] 李小玲.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肺炎的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2019(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