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四川甘孜 626000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6s护理模式联合柔性引导干预对硬膜外血肿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32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抓阄法分为引导干预组[66例]、6s联合组[66例]。引导干预组的研究对象行柔性引导干预,6s联合组研究对象在引导干预组的基础上进行6s护理模式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与干预后睡眠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与引导干预组相比,6s联合组PSQI评分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升高,具有意义(P<0.05)。结论:6s护理模式联合柔性引导干预可明显改善硬膜外血肿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柔性引导;6s护理;硬膜外血肿;睡眠质量
引言
硬膜外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常由于头部外伤或者颅内手术等原因引起,患者常常面临着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1]。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睡眠质量成为了相关医疗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6s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整洁、整齐、整理、安全、顺畅、宁静”为核心理念的护理模式,旨在提供全面而人性化的患者护理,然而,在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中,6s护理模式能够如何联合其他干预手段,如软性引导等,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有效干预,目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6s护理模式联合柔性引导干预对硬膜外血肿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相关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为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加速康复进程;其次,可以丰富6s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范围和实践经验,为创新医疗模式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和经验总结;最后,可以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科学护理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32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抓阄法分为引导干预组[66例]、6s联合组[66例]。引导干预组: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4.62±11.88)岁;6s联合组: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5.10±11.40)岁;一般资料等(病程、临床特征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硬膜外血肿的影像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进行确诊。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引导干预组
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定期观察患者头部包扎是否存在渗血、潮湿等情况,及时更换包扎并保持头部清洁干燥;注意患者的头部位置,保持头部高度不超过30度,避免头部受到额外的压力和震动。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根据医嘱进行静脉输液、药物给予等护理操作,关注患者的生活常规,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生活自理,如进食、排尿、清洁等。提供情绪支持,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情绪得到安抚和舒缓,给予患者家属相关的健康宣教,解释病情和护理措施,指导家属进行在家护理。定期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及时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听从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护理措施。
1.2.2 6s联合组
在引导干预组的基础上进行6s护理模式干预,情境护理:病房环境要保持安静,避免光线刺激和噪音,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刺激。安全护理: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适当位置,避免头部受到挤压和震动,定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自我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基本的个人卫生护理,包括清洁身体、换洗衣物等,定期翻身和按摩患者的肢体,预防压疮的发生。支持护理:对患者进行情绪和心理支持,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和困惑,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护理: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社会和家庭方面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出院准备和回家安全安置。随时营养护理: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均衡,符合个体的饮食偏好和医嘱要求,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反应和吞咽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式和食物种类。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对比
在睡眠质量中对比,2组干预前无意义(P>0.05);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6s联合组PSQI评分低于引导干预组,(P<0.05)。见表1。
表1 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 例数 | PSQI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引导干预组 | 66 | 7.11±0.70 | 5.40±0.61 |
6s联合组 | 66 | 6.93±0.68 | 2.87±0.23 |
t | 1.498 | 31.530 | |
P | 0.136 | 0.001 |
2.2 满意度对比
在满意度上对比,6s联合组满意度高于引导干预组(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 | 例数 | 很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引导干预组 | 66 | 31 | 28 | 7 | 59(89.39) |
6s联合组 | 66 | 38 | 27 | 1 | 65(98.49) |
x2值 | 4.790 | ||||
P值 | 0.028 |
3 讨论
柔性引导护理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个性化的护理需求,增强患者的舒适感,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柔性引导护理强调护患沟通和护理过程中的互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然而,柔性引导护理也存在一些缺点,柔性引导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有更高的个体化能力和沟通技巧,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来满足这一要求。本研究认为,柔性引导护理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增加了护理工作的时间成本。因此,在实施柔性引导护理时,需要充分权衡其优点和缺点,结合具体的护理对象和环境情况,合理运用柔性引导护理手段,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硬膜外血肿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颅内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睡眠质量,针对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采用6s护理模式和柔性引导护理是有效的方法[2]。6s护理模式是一种全面的护理理念,通过6s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的不良事件发生。在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中,同样可以应用6s护理模式,比如整理患者周围的床铺和用具,整顿患者的个人物品,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明亮,标准化护理操作流程,持续维护环境卫生和设备状态,定期进行护理培训等。此外,柔性引导护理是一种在医患沟通中温和、耐心地引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护理方法,对于硬膜外血肿患者,可以在睡前提供舒适的环境、适量的光线、热水浴等,引导患者进行放松的呼吸练习、冥想或放松操等,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联合应用6s护理模式和软性引导护理,可以提高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宋立慧,高丽华,崔清芳. 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对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8):1-2,27.
[2] 刘莉,封灿燊.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康复[J]. 保健文汇,2022,23(1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