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8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时间影响。方法2023-9~2024-6期间小儿上呼吸道感染98例,比对组49例落实常规护理模式;分析组49例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分析组在小儿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症状好转时间短于比对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时间有着积极性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综合护理;症状缓解时间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喉部等)炎症性疾病,其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秋冬季节多发,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感染(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其他因素(过敏、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是诱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因,而喉咙痛、鼻塞流涕、发热、咳嗽等为典型症状表现[1]。临床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多采用药物干预,但因小儿认知能力差,治疗配合度低,为保障病情稳定及小儿机体舒适度,多予以其护理服务,其中综合护理较为适宜,该护理模式具有全面、高效、规范及可行性高等优势[2]。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小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落实不同护理措施,重点分析综合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
1基础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3-9~2024-6期间小儿上呼吸道感染98例,因具体实施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49例,1-13岁,平均年龄(5.82±0.67)岁,男25例,女24例;分析组49例,2-13岁,平均年龄(5.87±0.69)岁,男26例,女23例;各组基线数据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比对组:落实常规护理模式:遵医嘱予以小儿抗炎、镇咳等药物,加强巡视,监测小儿生命体征。
分析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①病室环境管理: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两次,每次15-3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清新。室温保持在20-24℃,湿度在50-6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使用加湿器保持适宜湿度,定期清洁和消毒病室,尤其是门把手、桌面等易接触部位,使用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同时,避免使用强烈气味的清洁剂、香水等,减少小儿接触烟雾、宠物毛发等过敏原。②家长认知教育:向家长讲解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增强其防护意识,教授家长正确的护理方法,如鼻腔清洗、正确使用加湿器等,指导其在家中进行有效护理。详细说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强调按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并教导家长如何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热、呼吸困难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③用药管理:记录小儿的用药时间、剂量和频次,确保按时、按量给药。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或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避免小儿误服。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密切观察小儿的用药反应,出现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医生。向家长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消除其疑虑,确保其配合用药。④吸氧护理:根据小儿情况选择鼻导管、面罩等合适的吸氧方式,使用指脉氧仪监测小儿的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避免过高或过低。定期检查鼻腔、耳部等接触部位皮肤,避免长时间吸氧导致的压疮或刺激。⑤生活指导: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汤类、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油腻、冷饮,鼓励小儿多饮温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
1.3 观察指标
记录小儿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症状好转时间,用时越短则代表护理效果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5.0统计对本文数据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分析组在小儿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症状好转时间短于比对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组间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d)
小组 | 例数 | 呼吸困难 | 咳嗽咳痰 | 发热好转 |
比对组 | 49 | 4.01±0.55 | 6.75±0.77 | 3.11±0.20 |
分析组 | 49 | 2.15±0.31 | 4.25±0.50 | 1.73±0.18 |
t | 20.623 | 19.061 | 35.901 | |
P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诊室常见疾病,可引发小儿机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若未开展高效且规范的护理,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而有效的护理可以缓解小儿机体不适,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增强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减少复发率,其中综合护理效果较为适宜。综合护理服务具有科学性、细致性等优势,可以帮助孩子更快恢复,缩短病程,预防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增强小儿抵抗疾病的能力3]。
本次开展的综合护理服务中病室环境管理目的是为小儿提供一个清洁、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以促进小儿的康复和防止交叉感染。家长认知教育可提高家长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增强其护理知识和技能,积极配合治疗。用药管理目的是确保小儿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吸氧护理是为有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的小儿提供充足的氧气,改善缺氧状态,缓解呼吸症状。生活指导的意义在于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促进康复,预防复发。同时,本文调研结果为实施综合护理在小儿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实施常规护理小儿,这可充分证明综合护理具有推广与实施价值。
综上所述:予以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快速改善其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促进机体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曾路梅,沈晓娟,赵婷鹭. 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干预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23,42(24):152-155.
[2] 潘光阳.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4):199-201.
[3] 陈宝芝. 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干预效果分析[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4,11(3):37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