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干预对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38:19
/ 1

急救护理干预对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

李晓南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对马蜂蜇伤致过敏休克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方法:临床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区间,随机择取研究区间内36例因马蜂蜇伤致过敏休克患者,依照临床护理差异将其分为急救护理组(研究组18例)、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8例),对比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临床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治疗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同时,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上,结果同样以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临床针对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积极开展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关键词】 马蜂蜇伤;过敏性休克;急救护理;效果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马蜂蜇伤事件时有发生,其中部分严重病例甚至会导致过敏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过敏性休克作为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起病急、进展快,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患者的预后往往不容乐观。

在此背景下,急救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急救护理干预是指在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通过一系列紧急护理措施,如快速补液、抗过敏药物的应用、呼吸支持等,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2]。本文旨在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对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实施急救护理干预与未实施该干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区间,随机择取研究区间内36例因马蜂蜇伤致过敏休克患者,依照临床护理差异将其分为急救护理组(研究组18例)、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8例)。其中,研究组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10例、8例,年龄21~59岁,平均(40.25±2.64)岁;对照组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11例、7例,年龄20~63岁,平均(39.85±2.25)岁。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各项基线资料的对比中,并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性良好。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统一的伤口处理,同时开放静脉通道,以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情况。此外,临床及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开启血液净化治疗,避免加重脏器功能损害。在此基础上,临床针对患者情况开展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高预后。

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如:伤口冲洗、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叮嘱患者用药等;

研究组:予以患者临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包括:(1)及时准确用药:患者入院后,快速评估病情,开放抢救室,静推抗过敏、抗休克药物,如肾上腺素、甲泼尼龙。护理人员需严格监控药物用量和输注速度。(2)保持呼吸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必要时给予高流量吸氧或气管插管,遵循无菌操作。(3)持续监护:心电监护,记录血压、心率、尿量等数据,警惕急性肾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4)皮肤护理:观察皮肤变化,处理伤口,去除毒素,使用季德胜蛇药片外敷。(5)加强用药管理:根据医嘱进行保护胃黏膜、营养心肌、护肝、抗感染等治疗,加强病情观察,告知患者用药意义。(6)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调节不良情绪,鼓励家属支持,提供治疗护理知识,增进治疗信心。(7)生活指导:病情好转后,指导患者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避免易致敏食物。保持病房通风,皮肤清洁。出院前做好相关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以了解护理干预实际作用。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c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比较

组别

血液净化时间(d)

机械通气时间(d)

ICU治疗时间(d)

住院时间(d)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n=18)

5.26±0.31

6.34±0.27

7.25±1.21

9.28±1.33

6(33.33)

研究组(n=18)

2.35±0.43

2.33±0.21

5.30±0.74

7.23±1.34

2(11.11)

c2/t

15.365

18.657

9.204

8.659

7.254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属于临床非常紧急的情况,患者可能因为体内产生的过敏反应而迅速陷入生命危险。在此情况下,除临床对症支持处理治疗以外,急救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其能够迅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3]。

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急救护理干预对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显著。通过对比分析急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急救护理干预在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急救护理干预中的快速补液、抗过敏药物的应用等措施,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过敏反应,稳定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此外,急救护理干预还包括了保持呼吸通畅、持续监护、皮肤护理、加强用药管理、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措施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其次,急救护理干预的实施对医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迅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能够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综上,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急救护理干预措施,提高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明璟如,何溪. 急救护理干预对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161-163.

[2] 薛建文. 1例马蜂蜇伤患者使用蛇药解毒的急救与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2):151-152.

[3] 秦山艳,韦美璠,赖家赢,等. 高校突发群体性马蜂蜇伤病人的急救处置与护理[J]. 循证护理,2020,6(8):83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