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视角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1 23:43:14
/ 1

协同治理视角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优化

谢静波

身份证号码:432502198404100015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过程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保障公平公正竞争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招投标监管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力、参与方利益博弈等问题,导致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工程质量问题频发,进而影响项目的整体效益。本文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招投标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多方协作、信息共享和透明化管理来优化招投标监管机制。通过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协同合作,本文提出了在招投标过程中实施综合治理的策略与对策,以期提高招投标监管的效率和公正性。研究表明,协同治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传统招投标监管中的问题,还能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的高效、透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协同治理;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优化;透明化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招投标作为市场化运作机制,已成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招投标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然而,传统的招投标监管模式面临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监管力量分散和利益冲突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不公平竞争、资源浪费和腐败现象。

在此背景下,协同治理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理模式,倡导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协同合作,整合资源,提升监管效能和透明度,促进公平竞争。本文将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分析招投标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监管模式和增强协同合作,提高招投标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一、当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面临信息不透明、监管力度不足、利益博弈等问题。信息不对称使得投标过程中的一些环节难以公开透明,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内部关系或不正当手段获得项目,造成竞争失衡。监管力量分散,缺乏协同,使得各监管机构职责不清,信息流转不畅,导致部分违规行为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进一步加剧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利益冲突在招投标过程中较为普遍,部分企业通过与招标方、监管部门等的勾结,操控投标结果,破坏公平竞争,严重影响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甚至可能造成社会和经济的长期负面影响。传统的监管模式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新挑战,特别是在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方面,随着电子投标和在线支付的普及,这些新技术带来了便利,但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通过引入“机器管招投标”这样的智能监管手段,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招投标过程的监控体系,提升监管效率和透明度,从而确保招投标的公正性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协同治理理论在招投标监管中的应用

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提倡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合作治理。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中,协同治理能够通过多方合作、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优化现有的监管机制。首先,政府应当加强领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招投标监管政策,提升监管标准和透明度。政府还应加强信息公开,将招投标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决策结果公示,确保所有参与方都能平等地获取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公正现象,增强公众对政府监管的信任。其次,市场主体——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主动披露招投标过程中涉及的重要信息,如技术方案、报价清单等,减少操控空间,确保公正竞争。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组织和公众,应当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督,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保障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

同时,借助“机器管招投标”的方法,政府、企业和社会应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共享和监管。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智能算法,能够实时监控招投标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如识别异常投标行为、分析投标方之间的不当竞价等,从而大幅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智能化监管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监管模式的不足,提升监管的精确性,确保招投标过程更加透明和公平。

三、信息共享与透明化管理的优化策略

信息共享和透明化管理是协同治理视角下优化招投标监管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能够有效提升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减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首先,政府应当推动招投标信息化建设,建设统一的招投标信息平台,实时公开招标公告、评标结果、合同履行情况等关键信息,确保社会各方能够及时获取信息。此外,招投标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包括评标标准、评分细则、投标企业的资质、投标报价等,都应当公开透明,避免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采取不正当手段,确保公平竞争。

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解决招投标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例如,政府可以组织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等社会组织,定期对招投标过程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邀请独立机构对招投标过程进行审计和评估,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正性。

另外,在智能化时代,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招投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进一步增强信息的共享性和透明度,避免人为干预,提高招投标的公正性。

四、强化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的效果,应采取一系列强化协同治理的政策措施。首先,政府应出台更加细化和完善的招投标监管政策,明确各方责任,确保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招投标过程的监管。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招投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法律意识,确保在监管过程中能够正确、公正地处理各类问题。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招投标过程中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严格的追责机制,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最后,结合“机器管招投标”的技术优势,政府应引导技术公司提供智能化的招投标管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投标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迅速识别并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而提升招投标监管的整体效果。

五、结语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招投标监管问题愈加突显。通过协同治理的视角,构建多方参与、信息共享、透明管理的招投标监管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监管效果,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正性、透明性和高效性。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各界参与度的提升,协同治理将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刘一霖. 监督监管联动 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12-25(005).DOI:10.28423/n.cnki.njjjc.2024.004387.

傅奕铭.协同治理视域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优化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9):76-78.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329025.

吴振全.全面构建高质量工程招投标交易体系[J].招标采购管理,2023(09):1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