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30 12:14:52
/ 1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赵爽

天津房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工程需求。文章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动态管理的重要性,并详细探讨了动态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动态控制;成本控制

1引言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静态造价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动态造价管理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其重要性、关键环节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挑战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波动性加大,增加了造价预测和控制的难度;工程项目日益复杂,涉及的专业和利益相关方增多,协调难度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要求造价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复杂性。面对这些挑战,传统的静态造价管理方法已显不足。静态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前的预算编制和事后的结算审核,难以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做出及时响应。这种方法忽视了工程项目的动态特性,无法有效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造价控制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严重超支的情况。因此,亟需采用更加灵活、全面的动态管理方法来应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性

动态造价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法,强调在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造价管理策略。与静态管理相比,动态管理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实时监控工程成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造价控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同时促进各参与方的沟通协作,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实施动态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提高成本控制的精确度,减少浪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其次,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实施中的问题,降低风险,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再者,为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动态造价管理还能推动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动态造价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

4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关键环节

4.1全过程造价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动态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在投资决策阶段,动态管理要求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制定科学的投资估算,为后续阶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设计阶段,通过价值工程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在保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招投标阶段则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项目需求,动态调整招标策略和合同条款,确保招标结果的合理性和竞争力。施工阶段是造价管理的重点,需实时监控工程进度和成本,及时调整资源配置,避免超支和延误。竣工结算阶段则要对工程实际成本进行全面核算,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提供参考。

4.2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实施动态造价管理的重要支撑。通过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整合各类造价数据,包括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机械设备费用等,形成统一的数据库,为造价预测和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此外,信息化管理还能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减少信息孤岛,提高沟通效率。BIM技术的应用为动态造价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能够实现工程信息的可视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BIM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避免返工和浪费。BIM技术还能够与造价管理软件集成,实现工程量自动计算和成本实时更新,大大提高造价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4.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动态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识别、评估和应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以降低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通过专家咨询、历史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等方法,识别出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其次,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模拟分析等。最后,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和风险接受等。例如,通过合同条款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或通过购买保险来分担风险。

4.4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是动态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旨在规范工程变更流程,及时评估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工程变更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可能由设计调整、施工条件变化或业主需求变更等原因引起。首先,需要建立规范的变更管理流程,包括变更申请、变更评估、变更审批和变更实施等环节。变更申请应由相关方提出,并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和内容。变更评估则要对变更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工期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变更审批需经过相关方的共同确认,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变更实施阶段,需严格按照批准的变更方案执行,并实时监控变更对造价的影响。

5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策略与方法

5.1成本预测与预算编制

实施有效的动态造价控制,首先需要在成本预测与预算编制方面采取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成本预测是造价管理的基础,应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专家判断等,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综合预测。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如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和政策变化等,制定合理的预算。预算编制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预算能够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此外,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正预算,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动态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首先,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和机械成本。其次,加强材料管理,建立严格的材料采购、验收和使用制度,减少浪费和损耗。对于大宗材料,可以采用集中采购和批量采购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再者,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立规范的变更管理流程,及时评估变更对造价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此外,还可以采用挣值法等先进的管理工具,实时监控成本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3造价监控与反馈机制

建立完善的造价监控与反馈机制是实施动态控制的关键。首先,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分析造价数据,形成详细的造价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报告内容应包括成本执行情况、偏差分析和改进建议等。其次,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超支的情况及时预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预警机制可以通过设置成本警戒线和风险阈值,实时监控成本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再者,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造价控制效果与相关人员的绩效挂钩,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同时,要注重经验总结和知识积累,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和培训活动,不断优化造价控制方法和流程。

6结语

新形势下,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应对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提高造价管理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建筑企业应当积极拥抱变革,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核心竞争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德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17):104-104.

[2]曹照伟.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6):58-59.

[3]刘荷花.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5(3):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