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12:17
/ 1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影响分析

朱冬梅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重庆市 402260


【摘要】目的:评估重症监护患者在接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期间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62例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将其分为参照组31例开展常规护理,探究组31例开展集束化护理,评价两种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价值。结果: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再通率比参照组低(高)(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在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突出,可显著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管再通率,这对维持病情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并发症;血管再通率

重症监护病房是集治疗、护理、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治疗室,其收治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危重,其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抢救设备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连续肾脏代替疗法便是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其是一种血液净化方式,常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脓毒血症等疾病治疗中,持续进行治疗时也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对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有重要作用,进而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该操作方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结合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集束化护理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来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目的是减低并发症发生,提高血管再通率,延长患者生命期限,保障其生活质量[1]。因此,本文就将针对集束化护理在临床中的优势性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选取62例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将其根据病床单双号分为2个不同小组,单号的31里患者纳入参照组,双号的31里患者纳入探究组,前组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0岁,平均(52.51±1.06)岁;后组患者年龄最小36岁,最大70岁,平均(53.01±1.10)岁。互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差异甚小(P>0.05),可确保本次调研准确性。

1.2方法

参照组:本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口头宣讲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并对血管通路状态和体外循环情况进行严格监控,若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探究组:本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如下:(1)循证支持:查找相关文献、借助互联网等针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搜集、归纳和总结,以便制定更加符合患者病情的针对性集束化护理措施。(2)护理过程:①健康教育:主动向患者讲解肾脏代替疗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其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使患者能够全面掌握,确保治疗依从性;②心理干预:对出现负性情绪严重的患者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告知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有积极影响;③导管护理:务必密切关注导管是否存在堵塞、弯折等情况,确保其通常,若发现有松动或脱管状态及时进行调整,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化;④并发症护理:出血:当穿刺点存在出血情况时,应对其进行包扎处理;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出血时,则应调整抗凝药物及销量并及时进行止血处理;低血压: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并适当减慢血流速度和脱水速度,给予外周扩容或活性药物;低体温:调整治疗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以确保患者身心舒适,并将需要输注的液体提前进行复温,并减少患者躯体暴露面积,做好保温工作。

1.3 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再通率:①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发生穿刺点感染、出血、低体温以及滤器凝血、等情况,于组间互比。②血管再通率:若患者在24h内仅应用1个过滤器则说明血管通路通畅,统计组间患者使用情况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25.0软件对本文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再通率比参照组低(高)(P<0.05),具体见表1。

表1比较组间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再通率(n,%)

小组

例数

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

血管再通率

穿刺点感染

穿刺点出血

低体温

滤器凝血

参照组

31

2(6.46)

2(6.46)

3(9.68)

1(3.23)

8(25.83)

23(74.19)

探究组

31

0(0.00)

1(3.23)

1 (3.23)

0(0.00)

2(6.46)

30(96.77)

X2






4.292

6.369

P






0.038

0.012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连续肾脏代替疗法,该种治疗方式具有操作方式简单、不良反应低的优势,改变许多难治性、复杂性疾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学开创一条新途径。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外的第三种疗法,其在越来越多的疾病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在此过程中极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加之重症病房患者病情都比较危重,无疑增加护理工作强度,所以需要采取规范、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本文中对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其在应用过程中可大幅度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管再通率,效果十分确切,这是因为集束化护理是以循证为基础,着重于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更加注重患者的安全,将护理融入到医学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可能存在的情况给予不同护理服务,从而全面提高和改善护理质量,减缓患者发病进程,规避并发症发生风险[2-3]。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作用价值明显,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茅琪,武荷,陆素英,等.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4):123-125.

[2]陈小引,张仁凤,赵立勤. 集束化风险控制方案在血液透析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74-76.    

[3]汪红杰,陈彩花,姚志军,等. 集束化护理在无抗凝和有抗凝下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7):259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