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中医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焦虑情绪、睡眠质量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17:06
/ 1

集束化中医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焦虑情绪、睡眠质量作用研究

刘梦圆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中医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焦虑情绪、睡眠质量作用。方法:选取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3例应用集束化中医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干预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情绪评分与睡眠质量比较,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情绪评分与睡眠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中医护理;突发性聋伴耳鸣;焦虑情绪;睡眠质量

突发性耳聋患者在短时间内会经历听力急剧下降并常伴随眩晕、耳鸣等症状,这对其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目前,临床常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等常规疗法来尝试恢复患者的听力,但由于听力损失导致的沟通障碍而产生心理压力,使得仅依赖药物治疗不足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在以往临床中多采用常规对其进行干预,该护理是围绕疾病本身进行干预缺乏个性化和系统性,护理方案不够完善导致效果并不显著。相比之下,集束化中医护理在干预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得尤为突出,该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不仅可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也注重调节其心理状态,全方位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与生理负担[1]。因此,本文就针对集束化中医护理应用于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临床作用价值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1基础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2-8~2023-2选取我院发性聋伴耳鸣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20-82岁,平均年龄51.17±2.42岁)和实验组43例(男22例、女21例,21-80岁,平均年龄50.67±2.40岁),各组基线数据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使用文字或收手势与患者进行交流,遵医嘱用药,告知注意事项以及饮食禁忌等。

实验组:对患者应用集束化中医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艾灸护理:选择百会穴作为起始点进行艾灸,随后依次灸至患耳的耳门、听宫、听会等穴位。在操作过程中,特别留意灸疗部位的反应以防烫伤,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感受到热力从外耳道口向内渗透。接着将灸疗焦点移至患侧的翳风、完骨、风池等穴位,同时灸疗双侧的血海穴和太冲穴,整个艾灸过程大约持续30分钟;②耳穴贴压护理:选取神经官能点、心、肝、肾、枕、神门、三焦等关键穴位贴压磁珠贴。对于入睡困难的患者加入口、肘等穴位。对于容易醒来或早醒的患者选择神经衰弱点、睡眠深沉点。对于多梦的患者则关注多梦区,每3天会重新贴压一次磁珠;③鸣天鼓训练护理:取坐位并尽量保持腰背挺直,将双手掌心盖住外耳,随后将两只手的食指叠放在中指之上并用力向下滑动;④情志护理: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其情绪变化。以中医的情志理论为指导,通过言语的开导和引导,帮助患者排解内心的郁闷和不良情绪,同时鼓励患者采取合理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1.3 观察指标

情绪评分与睡眠质量:使用抑郁自评表(100分制)和焦虑自评表(100分制)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评分,分数与情绪呈负相关。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1分制)对患者评分,分数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6.0统计对本文数据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情绪评分与睡眠质量比较,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情绪评分与睡眠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组间情绪评分与睡眠质量比较(±S,分)

小组

例数

抑郁

焦虑

睡眠质量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3

52.45±4.54

42.66±3.28

51.96±4.21

42.27±3.51

11.25±1.54

9.56±1.19

实验组

43

52.42±4.53

31.17±2.91

51.95±4.20

33.86±3.07

11.22±1.53

7.56±0.86

t


0.031

17.183

0.011

11.826

0.091

8.932

P


0.976

0.000

0.991

0.000

0.928

0.000

3 讨论

突发性聋伴耳鸣作为耳科常见的一种紧急状况,患者常常因为听力突然下降而经历强烈的不适感,加上对治疗预后的担忧,很容易陷入焦虑、失眠等负面情绪之中,而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突发性聋伴耳鸣的主要药物,该药物有兴奋作用,会影响睡眠质量,这些心理、生理情况交互作用,使得突发性聋伴耳鸣的治疗和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为提高治疗效率可在治疗过程中实施集束化中医护理,该护理可缓解患者内心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促进病情恢复[2]。

集束化中医护理是一种融合中医理论精髓与现代护理实践的创新护理模式,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将一系列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且个性化的护理服务[3]。艾灸护理不仅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还具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于促进耳蜗功能的恢复。耳穴贴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因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听力问题,还能通过调节脏腑功能。鸣天鼓训练护理通过手指轻轻敲击脑后枕骨,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从而缓解突发性聋和耳鸣的症状。情志护理通过专业指导和情感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因听力下降和耳鸣带来的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实施集束化中医护理可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晓芸. 中医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眩晕、耳鸣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8):17-20.

[2] 李一鹤,盘雪娇,杨永江,等. 天竺灸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效果观察[J]. 康颐,2022(13):109-111. 

[3] 吴锡尔,陈海静. 集束化中医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3,31(4):302-3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