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东南医院 重庆市 401336
【摘要】目的:研析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一体化护理模式的作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月-2024年1月为本次研究区间,以随机原则择取研究区间内共计120例放射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数表法作平均分组处理,予以不同组别患者不同护理,即常规护理(对照组)、一体化护理(观察组),比较实际效果。结果:在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中,相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同时,在科室护理质量评分上,同样以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通过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在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同时,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意义显著。
【关键词】 放射科;护理管理;一体化护理;护理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持续创新,放射科作为现代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护理管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1]。在此背景下,一体化护理模式应运而生,为放射科护理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一体化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护理过程贯穿于患者就诊的各个环节,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技能、加强团队协作,实现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整体性[2]。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还能够降低医疗风险,提升护理质量。鉴于此,本文将以对比研究的方式开展临床分析,以进一步了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实际意义及作用。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3年1月-2024年1月为本次研究区间,以随机原则择取研究区间内共计120例放射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数表法作平均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5~63岁,平均(47.65±2.06)岁;观察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3~65岁,平均(46.97±2.11)岁。经临床比对,各项患者基线资料临床具有可对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针对该组内患者,放射科临床将开展常规护理,即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需要完成的相关准备工作。
观察组:该组内患者,放射科临床将开展一体化护理模式,包括:①组建一体化护理管理专项小组:从放射科及专科护理队伍中遴选出7名成员,构建一体化护理管理小组。小组在调研科室现状基础上,结合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与经验,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和监控效果,及时调整,确保科室护理管理规范化、科学化。②开展专业化培训。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对放射科技术操作人员,强化设备操作、成像原理和影像解读培训,确保熟练掌握设备性能,降低风险。对护理人员,提升护理理论、实践技能及患者沟通与评估能力,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3]。③完善科室管理制度,优化流程。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与评估,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排班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任务,确保高效运转。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客观评价工作表现,提出改进意见,推动护理管理水平提升。
1.3 观察指标
(1)风险事件:记录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所发生的风险事件,并进行组间对比;(2)护理质量:利用放射科所自制的护理管理量表,针对性评估不同护理模式下放射科整体护理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c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析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 例数 | 造影剂泄漏 | 重复扫描 | 扫描后不适 | 合计 |
观察组 | 60 | 0 | 1 | 1 | 2(3.33) |
对照组 | 60 | 2 | 3 | 4 | 9(15.00) |
c2 | - | - | - | - | 6.958 |
P | - | - | - | - | 0.024 |
2.2 组间科室护理质量分析
详见表2:
表2 组间科室护理质量比较(分,)
组别 | 例数 | 基础护理 | 专科护理 | 文书书写 | 技术操作 |
观察组 | 60 | 90.06±5.21 | 88.02±4.63 | 90.35±6.54 | 89.96±6.14 |
对照组 | 60 | 79.99±2.36 | 81.24±7.26 | 80.26±5.67 | 75.27±5.72 |
t | - | 2.325 | 2.147 | 3.201 | 4.685 |
P | - | 0.001 | 0.032 | 0.002 | 0.000 |
3. 讨论
在深入剖析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时,临床需以严谨、稳重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一体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理念,其核心在于实现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护理服务。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旨在提升患者体验,降低医疗风险,并全面提高护理质量[4]。
一体化护理模式强调在放射科患者就诊的全过程中,实施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从患者进入放射科开始,直至检查结束,护理人员将全程参与,确保患者获得及时、准确的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更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在风险事件防控方面,一体化护理模式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协作能力,显著降低了造影剂泄露、重复扫描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这一举措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此外,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提升护理质量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制定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了放射科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不仅有效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同时也为医院树立良好品牌形象[5]。
综上所述,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应继续深化对这一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云霞,董梦娇. 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95-96.
[2] 邢庭珊,陈玲媛. 放射科护理管理中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分析[J]. 保健文汇,2021,22(11):123-124.
[3] 马兴娣.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9):352-353.
[4] 汪春丽. 放射科护理质量提升中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的作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5):108.
[5] 马小玲.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