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LN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92例L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r、24h UPro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缩短幅度大于对照组,FIB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LN疗效显著,可改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治疗;凝血功能:狼疮性肾炎;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1]。近年来,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在LN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2]。本研究旨在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L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同时重点关注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92例LN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17例,女29例;(38.5±7.2)岁;病程(15.7±5.3)月。对照组:男16例,女30例;(39.2±7.5)岁;病程(15.3±5.1)月。两组资料比较,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诊断标准;(2)符合国际肾脏病学会/肾脏病理学会(ISN/RPS)2003年LN病理分型标准;(3)年龄18-65岁;(4)首次诊断为LN或既往诊断LN但至少6个月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5)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合并恶性肿瘤、活动性感染或结核病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对研究用药物过敏或有禁忌症者;(5)近3个月内接受其他临床试验者;(6)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强的松片(规格:5mg/片,国药准字H31020675,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0.8-1.0mg/(kg·d),每日1-2次分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500-1000mg,连续3天;然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片1mg/(kg·d),每日1次,4-6周后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0.5-0.7mg/(kg·d)。(2)环磷酰胺: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注射液0.5-1.0g/m²,每2周1次,连续6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如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的改善情况。
(2)肾功能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ro)水平。
(3)凝血功能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46 | 15(32.61) | 19(41.30) | 12(26.09) | 34(73.91) |
观察组 | 46 | 24(52.17) | 18(39.13) | 4(8.70) | 42(91.30) |
χ²值 | 5.0377 | ||||
P值 | <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r和24h UPro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 例数 | Scr(μmol/L) | 24h UPro(g/24h)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46 | 156.73±32.15 | 127.46±25.84 | 3.62±1.18 | 2.15±0.86 |
观察组 | 46 | 158.24±33.47 | 98.35±20.71 | 3.58±1.22 | 1.37±0.59 |
t值 | 0.2213 | 5.9783 | 0.1638 | 5.1642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APTT均有缩短,FIB水平升高(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 例数 | PT(s) | APTT(s) | FIB(g/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46 | 15.28±2.13 | 13.75±1.86 | 39.65±5.42 | 35.82±4.76 | 2.37±0.58 | 2.89±0.63 |
观察组 | 46 | 15.35±2.21 | 12.16±1.53 | 39.83±5.57 | 32.14±4.15 | 2.35±0.55 | 3.46±0.71 |
t值 | 0.1558 | 4.6382 | 0.1589 | 4.1275 | 0.1719 | 4.1763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以及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3]。LN不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还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增加患者血栓形成或出血的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仅要考虑其对肾功能的改善作用,还应关注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综上,本研究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LN患者,结果显示该方案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福,韩碧翠,刘贞妮.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补体C9、凝溶胶蛋白与肾功能及疾病转归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4,45(9):1106-1109+1115.
[2]刘延莉,白媛,李妮.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凝血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4,48(1):144-146.
[3]王已心,张君.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调节紫癜性肾炎患儿凝血功能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38(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