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弦弦通讯作者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9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实践、病例分析、应急处理和综合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在理论知识 (89.6±5.2 vs 82.3±6.1,P<0.05)、临床实践 (87.9±4.8 vs 80.5±5.6,P<0.05)、病例分析(87.4±5.4 vs 80.3±5.3,P<0.05)、应激处理(86.9±5.6 vs 80.5±5.1,P<0.05)学习兴趣问卷(4.2±0.5 vs 3.6±0.6,P<0.05)、协作能力(8.43±1.4 vs 7.19±1.3,P<0.05)、创新能力(8.44±1.4±5.2 vs 7.46±1.2,P<0.05)、解决问题能力(8.57±1.4 vs 7.52±1.3,P<0.05)、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85.7±6.3 vs 78.2±7.1,P<0.05)和综合素质评分(90.3±4.7 vs 83.1±5.5,P<0.05)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实践、病例分析、应急处理和综合能力评分,值得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临床医学;实习生;带教
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医学教育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深远意义在于将校内所授的理论基石与临床实践的沃土紧密结合,锻造出既精通理论又擅长实操的护理精英。鉴于临床医学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如何精准对接实习生的学习渴求,并促进学习效率的飞跃式提升,教学方式的优选与革新便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1-2]。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多以师长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轴,因过度聚焦于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未能充分融合实习生的理论根基与实战技能导致学习过程略显被动,学生的主动探索欲与积极性难以被全面激发[3-4]。为突破这一瓶颈,现代教育理念的浪潮中涌现诸多创新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促进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开辟新路径。其中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备受推崇,该方法是一种以实习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设置临床实际问题来引导实习生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不仅促进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开辟新路径[5-6]。近年来,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和研究,但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应用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实习科室:内科20例,外科16例,妇产科6例,儿科4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实习科室:内科21例,外科15例,妇产科5例,儿科5例。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年龄、实习科室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在校实习生;在我院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实习期间请假累计超过1个月者;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者;不能按时参加教学活动或完成考核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带教老师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授课和临床示教,主要包括理论讲解、病例分析、操作演示等。实习生主要通过听课、观摩和模仿来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
观察组:采用问题式教学法。(1)情境设问:带教老师贴合临床实际构思出与实习核心内容紧密相连的问题成为实习生们研究课题。(2)分组研讨:实习生们划分为5至6人的学习小分队,围绕老师设置的课题展开讨论,引导其梳理已知信息明确探究方向。(3)自主探索:小组成员利用书籍资源、网络信息库,进行探索,搜集、整理与问题相关的各类资料,为后续讨论奠定基础。(4)集思广益:小组成员共同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针对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在讨论中不断完善、优化,找到最佳答案。(5)成果展示: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讨论成果与解决方案。(6)导师点评:带教老师以专业视角对各组展示的方案进行细致点评。(7)总结:实习生们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技能与经验和自身不足之处。
1.3观察指标
(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采用自编理论知识测试卷进行评估,满分100分。(2)临床实践能力:采用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和病历书写评分,满分100分。(3) 病例分析能力:采用分析实际临床病历作为测评方式,满分100分。(4)应激处理能力:采用自制应激处理测评表对实习生进行评分,满分100分。(5)学习兴趣:采用自编学习兴趣问卷,包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采用5点Likert量表评分,1-5分依次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6)交流能力:采用交流测评问卷对实习生进行测评,满分10分。(7)协作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实习生的协作能力由带教老师进行评分,满分10分。(8)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实习生的创新能力由带教老师进行评分,满分10分。(9)解决问题能力:采取自制问题调查表对实习生进行测评,满分10分。(10)批判性思维能力: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CTDI)进行评估,满分100分。(11)综合素质评分:由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病例分析与应急处理比较
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病例分析与应急处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病例分析与应急处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理论知识 | 临床实践 | 病例分析 | 应激处理 |
对照组 | 46 | 82.3±6.1 | 80.5±5.6 | 80.3±5.3 | 80.5±5.1 |
观察组 | 46 | 89.6±5.2 | 87.9±4.8 | 87.4±5.4 | 86.9±5.6 |
t值 | 6.285 | 6.847 | 6.364 | 5.731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实习生在学习兴趣、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学习兴趣 | 交流能力 | 协作能力 | 创新能力 | 解决问题能力 | 批判性思维能力 | 综合素质评分 |
对照组 | 46 | 3.6±0.6 | 7.03±1.2 | 7.19±1.3 | 7.46±1.2 | 7.52±1.3 | 78.2±7.1 | 83.1±5.5 |
观察组 | 46 | 4.2±0.5 | 8.42±1.4 | 8.43±1.4 | 8.44±1.4 | 8.57±1.4 | 85.7±6.3 | 90.3±4.7 |
t值 | 5.369 | 5.113 | 4.402 | 3.605 | 3.728 | 5.478 | 6.742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在传统教育的框架内实习生往往被限定在被动接受的角色里,其主要任务是吸纳并牢记导师灌输的知识,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忽略实习生的独特性与主体性,抑制其主动探索与创造的潜能[7-8]。实习生鲜有机会跃上讲台参与讨论或是亲手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经验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师生间的交流大多局限于一问一答的刻板形式,而实习生间的合作学习则几乎成为奢望,阻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传统教育模式会促使实习生将注意力过度聚焦于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实践转化,尽管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在考试中为实习生赢得暂时的高分,但在真实的护理工作中却难以将所学化为所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无缝对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学领域的硬件设施也迎来前所未有的革新与升级,这为教学模式的革新与重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更加高效、互动、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充分激发实习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9-10]。
PBL教学法即问题导向学习法,可为实习生开启主动探索知识的大门。在课堂上导师巧妙的设置一系列贴近临床的真实病例或难题引领着实习生们积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缜密的分析、精准的推理与明智的判断,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这一过程不仅锤炼实习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更可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PBL教学法还巧妙的融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实习生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挑战学会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同时也懂得倾听与尊重他人的声音。实习生们携手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中团队协作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也为将来在医疗领域中的高效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PBL教学法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该方案鼓励实习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紧密结合,通过实际操作与深度思考,使知识在脑海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教学中实习生们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深入剖析与热烈讨论,不仅加深对疾病本质的理解更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临床医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1-12]。
综上所述:临床实习是医实习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实习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玮,丁浚哲,肖朗,等. 情景教学模式结合基于问题学习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北京医学,2023,45(2):181-182,184.
[2] 樊芳芳,班敬孝.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本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观察[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1):78-80+84.
[3] 于小明,刘启,赵莹,等. 基于鉴别诊断的PBL教学法在影像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23,37(7):49-52.
[4] 魏倩,杜伟轩,张玮. 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对教学质量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6(2):113-117.
[5] 何合胜,魏元凤.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 中国当代医药,2024,31(9):126-130,135.
[6] 王敏,黄奔,徐艳,等. 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带教的思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6(10):176-180.
[7] 吴励,曾令湖,李光有. 基于COVID-19疑似病例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107-108.
[8] 李璐. 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作用分析[J]. 中外交流,2021,28(5):934-935.
[9] 华馥,李长华,徐蕾蕾. 基于微信平台的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妇科肿瘤带教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2020,24(3):634-636.
[10] 王婷婷,江琳. 启发式临床医学与以问题为基础的联合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 当代临床医刊,2020,33(6):605,566.
[11]杨敏.抛锚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8):179-183.
[12]陈冬妮,唐莼,林震川,黄丽琪,王晓华,郑智华.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线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6(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