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38:19
/ 1

血糖控制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李莲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2023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54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良好控制组(空腹血糖<7.0mmol/L)与血糖控制不佳组(空腹血糖≥7.0mmol/L),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血糖良好控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5.6%,显著高于控制不佳组的78.2%(P<0.05);血糖良好控制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5%,显著低于控制不佳组的8.6%(P<0.05)。腹腔感染在血糖控制不佳组也明显高于良好控制组(4.3% vs 0.7%, P<0.05)。结论 良好的术后血糖控制有助于胃肠外科患者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血糖控制;胃肠外科;切口愈合;切口感染

胃肠外科手术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直接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然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和感染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血糖水平与创伤愈合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高血糖状态可导致微血管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增加和免疫功能抑制,从而影响切口愈合过程并增加感染风险[2]。目前,针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血糖管理的研究较少,尚缺乏系统的血糖控制方案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评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糖控制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8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4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3)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排除标准:(1)术中探查无法切除肿瘤;(2)资料不完整。

根据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1)血糖良好控制组:术后空腹血糖持续<7.0mmol/L;(2)血糖控制不佳组:术后空腹血糖≥7.0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BMI(kg/m2)

手术时间(min)

血糖良好控制组

272

152

120

56.7±12.9

23.5±3.7

201.6±78.3

血糖控制不佳组

274

161

113

58.1±13.5

24.1±3.9

213.5±81.7

t/χ2值

-

0.373

1.204

1.129

1.479

P值

-

0.541

0.229

0.259

0.140

1.2 血糖管理

所有患者术后常规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给予胰岛素控制,以空腹血糖<7.0mmol/L为控制目标。血糖良好控制组监测血糖频率为每4小时1次,血糖控制不佳组加强监测,每2小时1次。若空腹血糖持续≥10.0mmol/L,给予静脉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并动态调整剂量直至血糖达标。

1.3 观察指标

(1)切口愈合:术后10天拆线时评估切口愈合情况,参照Heister标准[4]分为甲级愈合(切口无红肿、渗液,愈合良好)、乙级愈合(切口轻度红肿,可见少量渗液)、丙级愈合(切口明显红肿,大量渗液)。(2)切口感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伴或不伴脓性分泌物,经细菌培养确诊。(3)腹腔感染:持续高热,腹痛、腹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B超或CT示腹腔积液,穿刺脓性液体细菌培养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血糖良好控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5.6%(260/272),显著高于血糖控制不佳组的78.2%(214/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02, 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甲级愈合

乙级愈合

丙级愈合

血糖良好控制组

272

260(95.6)

10(3.7)

2(0.7)

血糖控制不佳组

274

214(78.2)*

42(15.3)*

18(6.5)*

X2


2.342

2.451

3.013

P


<0.05

<0.05

<0.05

与血糖良好控制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血糖良好控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5%(4/272),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佳组的8.6%(24/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82,P<0.001)。腹腔感染在血糖控制不佳组也明显高于血糖良好控制组(4.3% vs 0.7%, χ2=6.908,P=0.009)。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腹腔感染

血糖良好控制组

272

4(1.5)

2(0.7)

血糖控制不佳组

274

24(8.6)

12(4.3)*

X2


4.224

3.981

P


<0.05

<0.05

与血糖良好控制组比较,*P<0.05

3 讨论

胃肠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道良恶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仍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血糖水平与创伤愈合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高血糖状态可导致微血管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增加和免疫功能抑制,从而影响切口愈合过程并增加感染风险[3-5]。因此,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对改善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血糖良好控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不佳组(95.6% vs 78.2%),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佳组(1.5% vs 8.6%),提示加强术后血糖控制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风险。同时,我们还发现血糖控制不佳组腹腔感染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血糖良好控制组(4.3% vs 0.7%),可能与高血糖抑制免疫、加重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血糖管理,对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有限,结论还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朱颖,杨淼,周卉,夏伟,朱显军,李蓬秋,陈敏,杨艳.团队模式院内血糖管理联合网络血糖监测系统对胃肠外科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2):130-133.

[2]闫妍,渠长叶,赵姝.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干预效果[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3,17(3):239-241+244.

[3]郭伟,李小臣,李慧,曹丽,李娜,仰曙芬.血糖控制优化方案在肝胆外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病人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9,23(8):1566-1569.

[4]何碧莲,陈秀红,潘灵,等.胃肠外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5):44-47.

[5]张国如.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2,19(08):1167-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