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对其机体影响。方法:调研对象为86例脑梗塞患者,其中43例予以常规护理纳入参照组,另外43例予以早期康复护理纳入研讨组,互比两种护理干预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结果:研讨组总依从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帮助脑梗塞患者全面提升治疗依从性,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可加快机体康复进程,优势性和可行性俱佳。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并发症
在脑血管病变中,脑梗塞极为普遍,主要是因脑血管突然发生梗阻或破裂,导致血液无法顺利供给脑部组织,从而引发缺血、缺氧的情况。病发前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麻木、僵硬、头晕和黑矇等,该病一般起病急,进展迅速,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脑梗塞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即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后,仍可能存在诸多并发症,将会影响预后效果,遗留性功能障碍还会给患者和整个家庭带来严重困扰,身心压力剧增致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变差,恶性循环下对疾病转归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予以患者合理、规范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获得更理想的预后效果。有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高,其可在患者发病后的早期阶段对其开展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从而促进患者各功能恢复,预防并减轻并发症[1]。鉴于此,本文将进一步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发挥的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脑梗塞患者为调研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不同小组,由男患23例和女患20例共计43例组成参照组,年龄及均值(56~70,63.09±1.06)岁;由男患24例和女患19例共计43例组成研讨组,年龄及均值(57~70,63.28±1.10)岁。经统计学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对,信息接近(P>0.05)。
1.2方法
参照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遵医嘱予以患者基础护理,同时进行简单的用药、运动、饮食等方面的指导,遵从患者意愿待身体恢复良好时再予以康复训练指导等。
研讨组:本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于采取积极治疗后的第2日便开始进行,具体如下:(1)康复指导:与患者充分沟通,向其讲解早期康复锻炼的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并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其全面配合康复计划。(2)肢体功能锻炼:①体位指导:患病初期建议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自主运动,但应协助患者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并通过弹拨、点按等方式对其肢体进行适度按摩,长期保持良肢位;②关节活动训练:遵照大关节向小关节活动、被动活动向主动活动逐渐过渡方式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屈伸、外展、内旋、内收等训练指导;③平衡训练:待患者肌力恢复至III级以后开始进行,从床头坐立开始,逐渐过渡到独自坐立、辅助性站立、独立站立、辅助性行走、独自行走,最后完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2)语言训练:对于失语患者,应指导患者合理进行鼓腮、咀嚼、吞咽等训练动作,由简至难,循序渐进引导患者多说,多练,并予以鼓励和赞扬,促使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依从性及并发症情况:①依从性:自拟问卷调查判定(采取百分制),若患者完全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康复锻炼且对护理方案无任何异议,则判定完全依从(计分90-100分);若患者遵从部分医嘱,需护理人员督促后进行服药、康复锻炼且对护理方案存在一定质疑则判定为部分依从(计分60-89分);未达到上述标准则判定为不依从(计分0-59分),总依从性率为前两项之和;②并发症:以感染、偏瘫以及压疮等作为观察指标,于组间互比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用软件SPSS25.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行(n,%)表示,X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讨组总依从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低)于参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互比两组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n,%)
小组 | 例数 | 依从性情况 | 总依从性率 | 并发症情况 | 总发生率 | ||||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感染 | 偏瘫 | 压疮 | ||||
参照组 | 43 | 24(55.82) | 11(25.58) | 8(18.60) | 35(81.40) | 3(6.98) | 1(2.33) | 3(6.98) | 7(16.29) |
研讨组 | 43 | 32(74.42) | 9(20.93) | 2(4.65) | 41(95.35) | 1(2.33) | 0(0.00) | 0(0.00) | 1(2.33) |
X2 | 4.074 | 4.962 | |||||||
P | 0.044 | 0.026 |
3讨论
脑梗塞具有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一旦有相关症状出现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该病经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后,可确保生命安全,不过遗留性功能障碍及并发症仍极易发生,所以除必要的积极治疗外,还应联合科学、有效的护理进行干预,以获得更理想的预后效果。
多数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康复锻炼重要性的认知,在治疗过程中疏于锻炼,这极易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还可能造成患者肢体、语言等方面功能障碍,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中予以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康复训练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全面提升对康复训练的认知度和重视度,进而全面提升治疗依从性,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计划中,有效缓解肢体疾患、语言障碍等,规避并发症发生,这可迅速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帮助其尽快回归日常生活中,保障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出应有的护理效果[2-3]。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较为确切,可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并减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势性显而易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席贻慧. 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2):56-57.
[2]杨丹. 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5):281-282.
[3]郑莹.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依从性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5):58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