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区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研究药师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慢性病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用药管理)和实验组(46例应用药师用药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方案的临床用药干预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开具处方不合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用药管理中实施药师干预可促进处方合理用药,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师;老年慢性病;用药管理;合理用药
目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老年群体中呈现上升趋势,药物治疗是控制和管理慢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老年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但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高不下,还会因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忘记按时服药等原因导致预后不理想。如何指导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相关文献指出,临床药师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中可通过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和监督显著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帮助患者培养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1]。因此,本文就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药师用药管理的临床作用价值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1基础资料与管理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1-4~2022-6选取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62-78岁,平均年龄70.23±1.28岁)和实验组46例(男24例、女22例,63-77岁,平均年龄70.19±1.26岁),各组基线数据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管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用药管理,即由临床责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相应的治疗药物。
实验组:对患者开展药师用药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专业培训:定期开展临床药师的药物使用知识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专题讲座、进修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临床药师的专业知识领域,积累更多的临床用药经验;②门诊管理:每月组织一次专题会议,集中讨论和分析临床用药的相关问题,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和《药房处方管理办法》的指导原则制定并逐步完善门诊处方的审核标准,同时由医务科每月定期发布门诊处方的评价结果,以便及时了解处方质量,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③参与查房:临床药师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积极参与查房流程以便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对院内的日常医嘱和用药情况进行细致的评估和审核,一旦发现任何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将立即与责任医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及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提升护理团队在慢性病护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可邀请临床药师为护理人员提供相关培训,这些培训将针对日常查房中发现的常见问题,系统讲解慢性病药物的禁忌证、适应证、潜在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策略,协助制定更为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④不良反应监护:临床药师在查房老年慢性病患者时会特别关注医疗质量,强调医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要性,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率,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⑤用药宣教:临床药师定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教育,这包括强调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帮助患者理解规范用药对疾病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其用药规范性和依从性。临床药师还会对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进行用药宣教,详细讲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如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等,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并关注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等。
1.3 观察指标
开具处方不合理:记录两组处方不合理处,包括处方记录不规范、规格数量不规范、剂型书写错误、处方涂改和未使用专用处方等方面,不合理率=(处方记录不规范+规格数量不规范+剂型书写错误+处方涂改+未使用专用处方)/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6.0统计对本文数据处理,P<0.05为数据比较有差异。
2结果
实验组开具处方不合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组间开具处方不合理比较(n,%)
小组 | 例数 | 处方记录不规范 | 规格数量不规范 | 剂型书写错误 | 处方涂改 | 未使用专用处方 | 不合理率 |
对照组 | 46 | 1(2.17) | 1(2.17) | 2(4.35) | 1(2.17) | 2(4.35) | 7(15.21) |
实验组 | 46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1(2.17) | 1(2.17) |
X2 | 4.929 | ||||||
P | 0.026 |
3 讨论
随着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的持续上升,在以往临床中,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用药多会实施常规用药管理服务,但由于患者因认知能力的自然衰退而面临误用药品的风险,这一严峻现象需要得以高度重视并寻求解决方案以确保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相比之下,对于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实施药师用药管理效果尤为突出。药师不仅是医师与患者之间的用药信息传递者,更是确保用药过程准确无误、安全有效的守护者[3]。
药师用药管理人员需经历专业培训可为患者提供精确、专业的用药指导以及提供疾病诊断和用药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正确、安全的使用药物。门诊管理可持续优化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确保医疗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参与查房药师与患者可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不仅可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可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而且药师参与查房还能加强医护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不良反应监护可以及时发现老年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症状及时采取措施,进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药师的专业知识能够为他们提供精确和有力的支持,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用药宣教可减少因误用、漏用或过量使用药物而导致的风险,当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作用和用法有清晰的认知后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综上所述:药师用药管理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可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频次,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琳. 药师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24,22(4):90-92.
[2] 廖小丽. 药师干预对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5):133-135.
[3] 曹正. 临床药师指导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6):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