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宜宾 644100
【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健康管理在降低慢性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21年8月-2024年3月接诊的慢性病患者200例列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均为参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参照组:常规健康管理;研究组:常规健康管理+连续性健康管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参照组12.00%(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实施连续性健康管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慢性病;连续性健康管理;并发症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若管理不佳,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负担。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慢性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当前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连续性健康管理是指通过医疗机构或医疗团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持续性、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定期随访、健康教育、营养指导、药物管理等内容,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旨在研究连续性健康管理在降低慢性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以此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1年8月-2024年3月接诊的慢性病患者200例列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均为参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参照组有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在43-79岁,平均(59.72±2.58)岁;疾病类型:高血压35例、糖尿病26例、冠心病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哮喘9例。研究组有男性63例,女37例,年龄45-77岁,平均(59.71±2.56)岁;疾病类型:高血压34例、糖尿病28例、冠心病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哮喘11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于本院进行定期体检;(2)参研患者已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者;(2)合并精神分裂症、暴躁症等病者;(3)配合度差者。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健康管理。内容:(1)指导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少盐分和脂肪摄入等。(2)教育患者如何自我监测病情,识别病情变化的信号,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3)安排患者定期回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提供持续的健康教育和支持。
研究组:常规健康管理+连续性健康管理。内容包括:(1)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其病情、生活习惯和需求的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2)组建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多学科组成的专业健康管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3)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4)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必要时进行家访,了解患者居住环境,给予针对性建议。(5)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移动应用等工具,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糖、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6)建立在线咨询平台,让患者随时向医护人员提问和求助,获取专业的健康指导。(7)教授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血糖仪等监测工具,指导患者在家进行自我监测。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发生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肾病、呼吸衰竭的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相关数据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参照组12.00%(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心肌梗塞 | 脑梗塞 | 糖尿病肾病 | 呼吸衰竭 | 发生率 |
参照组(n=100) | 4(4.00) | 5(5.00) | 2(2.00) | 1(1.00) | 12(12.00) |
研究组(n=100) | 0(0.00) | 1(1.00) | 0(0.00) | 0(0.00) | 1(1.00) |
χ2值 | 9.955 | ||||
P值 | 0.002 |
3 讨论
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且进展缓慢的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健康领域的一个严峻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慢性病已成为全球死亡原因的首要因素[2]。这些慢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疾病等。面对慢性病的严重威胁,有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综合的管理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疾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从而减轻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连续性健康管理是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治疗的一种管理方式,与常规健康管理相比,连续性健康管理在慢性病中有着诸多优势,并且对患者并发症的发展和影响也有着显著的作用。首先,连续性健康管理能够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持续沟通和关注。在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下,患者通常只在就诊时才能得到医生的关注和指导,而在离开医院后,就会面临着自我管理的困难[3]。而连续性健康管理则通过定期的随访和远程监测,可让医护人员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其次,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而传统的治疗模式难以保证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治疗和管理。而连续性健康管理则通过持续的关注和指导,可帮助患者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管理习惯,包括定期就医、按时服药、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等,从而减少患者因医疗疏忽或不规范管理而导致的并发症发生。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较参照组相比,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已证实连续性健康管理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显著效益。
综上所述,连续性健康管理可降低慢性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温雅,游桂英,徐英,等.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包在心力衰竭患者易损期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18(6):122-125.
[2]尚明风.日照市东港区2020—2022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 2023,(11):1607-1610.
[3]王素平,刘凤丽,葛亚辉.连续性康复健康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23(2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