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营养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38:19
/ 1

全程营养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陈羽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930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营养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6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程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等5项不良反应占比更低(P<0.05)。结论:观察组方法改善了患者的营养及免疫功能指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程营养护理;非小细胞肺癌;营养指标;免疫功能;不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之一,其手术后常进行化疗[1]。常规护理在化疗患者中的优势在于提供了基本的医疗照顾,但在营养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2]。全程营养护理则强调通过全程跟踪和个性化营养方案,保障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从而提高其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3]。鉴于此,本文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6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17例,17例;年龄(34-70)岁,平均(53.65±1.31)岁;病史(1-4)年,平均(2.18±0.41)年。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17例,17例;年龄(33-71)岁,平均(53.54±1.30)岁;病史(1-4)年,平均(2.20±0.42)年。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学审查。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对研究知情;(2)生存期不低于1年;(3)患者年龄低于70周岁。排除标准:(1)中途结束研究;(2)营养不耐受;(3)器官功能损伤。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提供常规检查、基础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等。

观察组予以全程营养护理,包括1.营养评估与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护理人员通过临床营养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包括饮食建议、营养补充剂的种类、剂量和使用频率等。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建议每天分次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2.口腔护理和饮食辅助。护理人员采取口腔护理措施,如漱口、含漱生理盐水等,保持口腔清洁,减轻不良反应。此外,提供软食、半流食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辅助患者进食。建议每餐少量多餐,控制饮食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食物刺激口腔黏膜。3.静脉营养支持。对于不能口服或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输注情况,制定静脉营养方案,包括氨基酸、葡萄糖等的输注速率和时间。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每日持续输注,控制输注速率和总量。

1.4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3mL,血清分离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CD3、CD4、CD8指标。(2)不良反应。记录两组出现恶心等5项不良反应患者占比。

1.5统计分析

给予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率表示,比较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CD3、CD4、CD8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g/L)

血清白蛋白指标(g/L)

CD3

CD4

CD8

观察组

34

114.95±14.35

35.13±2.43

31.76±2.08

14.90±1.35

21.75±1.52

对照组

34

103.11±18.21

32.01±3.01

23.57±3.12

10.02±1.43

17.43±2.01

t

/

2.978

4.703

12.736

14.469

9.996

P

/

0.004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恶心等5项占比2.94%,低于对照组17.65%(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便秘

肝功能受损

骨髓抑制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4

0(0.00)

1(2.94)

0(0.00)

0(0.00)

0(0.00)

1(2.94)

对照组

34

2(5.88)

2(5.88)

1(2.94)

1(2.94)

0(0.00)

6(17.65)

/

-

-

-

-

-

3.981

P

/

-

-

-

-

-

0.046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源于肺部的上皮细胞,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等症状[4]。常规护理往往只注重疾病的基本治疗和生理指标的监测,而忽视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营养状况的重要性。而全程营养护理方法不仅注重了疾病的生理治疗,还特别强调了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利于促进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提升其抵抗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5]。

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红蛋白等指标更高,说明观察组通过营养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确保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蛋白质合成速率,进而改善血红蛋白等指标,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5项不良反应更低,说明观察组通过营养评估和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保障患者在化疗期间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功能,减少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全程营养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祖雯洁,贾佳.全程营养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30(10):145-147.

[2]王海漫.循证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06):1184-1186+1189.

[3]怀宝华,孙伟,庞敏.叙事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0):139-141.

[4]胡宝芹,杨梦晨.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02):196-199.

[5]逯仁波.肺功能康复训练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肺功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01):112-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