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100
【摘要】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压疮患者伤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压疮患者94例分为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7例规范化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干预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伤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在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疮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压疮;伤口愈合;生活质量
在重症监护室中患者普遍面临病情危重、营养状况不佳、体力衰退及血液循环障碍等状况使压疮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对其心理状态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所以,预防压疮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成效亦成为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近年来,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策略逐渐受到关注,在压疮患者护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在影响得到广泛认可[1]。因此,本文就针对规范化护理应用于压疮患者的临床作用价值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1基础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2-8~2023-2选取我院压疮患者94例分为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20-72岁,平均年龄46.12±2.03岁)和实验组47例(男24例、女23例,22-70岁,平均年龄46.09±2.01岁),各组基线数据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遵医嘱用药,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等。
实验组:对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压疮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负责搜集压疮风险评估详细报告及患者健康状况数据。监督并评估各科室在执行压疮护理任务时的遵循程度与效果,确保每一项护理措施都能得到严格的落实与高效的执行;②分析压疮管理:小组成员对高风险压疮及难以避免的压疮患者数量进行即时汇报,同时深入分析每位患者的具体病因,据此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③实施压疮管理:采用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实施持续且即时的健康状态监测。一旦发现压疮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迹象,立即启动压疮管理小组的紧急会诊机制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估,共同制定出针对性的会诊意见和优化护理方案,有效监控并促进病情的积极转归;④护理流程:对于入院时已存在压疮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观察与记录患者的压疮状况并依据专业标准准确评估其等级填写压疮报告,借助网络平台迅速提交给管理小组,以便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与高效管理。护理人员会持续监测患者的皮肤变化,定期为患者翻身,并予以合理的营养输入及药物干预,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对于被认定为高危压疮风险的患者,管理小组会实施更为严密的动态管理策略以确保每一项护理措施都得到严格执行,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优化压疮质量管理制度与流程;⑤定期学习:定期在院内举办压疮知识、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的专项培训,并对参训护士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分,以此检验培训效果并确保知识的有效传递。
1.3 观察指标
(1)创口组织愈合情况:护理7天使用肉芽组织评估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优为创口肉芽组织基本愈合,良为创口肉芽组织大部分愈合,尚可为创口肉芽组织存在颗粒,较差为创口发炎,优良率=(优+良+尚可)/总例数*100%。
(2)生活质量:使用健康查简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6.0统计对本文数据处理,P<0.05为数据比较有差异。
2结果
2.1组间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实验组伤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具体见表1
表1组间伤口愈合情况比较(n,%)
小组 | 例数 | 优 | 良 | 差 | 优良率 |
对照组 | 47 | 19(40.43) | 21(44.68) | 7(14.89) | 40(85.11) |
实验组 | 47 | 29(61.70) | 17(36.17) | 1(2.13) | 46(97.87) |
X2 | 4.919 | ||||
P | 0.027 |
2.2组间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在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组间生活质量比较(±S,分)
小组 | 例数 | 精神健康 | 情感职能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47 | 54.25±2.54 | 71.56±3.29 | 52.76±2.45 | 71.39±3.11 |
实验组 | 47 | 54.22±2.53 | 80.56±4.76 | 52.81±2.46 | 80.96±4.85 |
t | 0.057 | 10.663 | 0.099 | 11.387 | |
P | 0.954 | 0.000 | 0.922 | 0.000 |
3 讨论
压疮这一并发症源于机体局部组织在长时间受压下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缺血、缺氧及营养匮乏,最终导致组织溃烂与坏死。一些重症患者会因治疗需要而长期卧床,这可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压疮不仅会加剧护理工作的复杂性,还可能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甚至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强化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于减少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
近年来,规范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理念逐渐受到关注,该护理模式强调遵循既定的标准、流程和规范,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3]。通过成立压疮管理小组制定明确的护理标准与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科学、规范、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分析压疮管理可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实施压疮管理,通过对患者实施干预措施,以减轻和预防压疮的发生并促进患者康复。定期学习可提升院内护理人员对压疮护理的专业程度。
综上所述:压疮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优化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婉梅,梁凤英,林敏,等. 医联体模式下压疮链式管理体系构建对压疮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2,20(11):1508-1511.
[2] 江海娇,王教婷,吴良风,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医疗器械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5):33-34.
[3] 钟友娣,伍玉娟,李燕云,等. 俯卧位通气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评价[J].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0):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