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结合优质护理在减缓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38:19
/ 1

风险管理结合优质护理在减缓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中的作用分析

吴梦瑜 刘凌 何姝昱

南充市嘉陵区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结合优质护理在减缓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中的作用。方法:择选我院(2021年5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以数字盲选法为分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风险管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和优质护理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控制影响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的风险因素,减缓其不良情绪。

【关键词】优质护理;血液透析;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收到。当患者的肾脏无法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时,血液透析可以帮助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多种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不利于预后。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识别和降低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包括心理和情绪方面的风险[1]。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可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治疗过程,减轻负性情绪[2]。为进一步分析风险管理结合优质护理在减缓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中的作用,本文将76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分,进行详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我院(2021年5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以数字盲选法为分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9-85岁,平均(53.16±2.57)岁。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8-82岁,平均(53.18±2.55)岁。两组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已排除血液透析治疗禁忌症;(2)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并达成书面协议。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患有重性精神病者;(3)配合度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内容:(1)为患者做好透析前的准备工作,如清洁皮肤、消毒穿刺部位等。(2)根据患者使用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假体或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相应的护理,包括观察通路的通畅性、监测有无感染迹象等。(4)在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透析液流量、血流量、血液压力等参数,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5)透析结束后,帮助患者清理透析区域,更换敷料,指导患者进行透析后的活动和饮食。

观察组:常规护理+风险管理+优质护理。内容包括:(1)风险评估: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和情绪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不良情绪的因素,如疼痛、焦虑、抑郁、孤独感或社交隔离。(2)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情绪支持、心理咨询和适当的干预措施。(3)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透析过程、疾病管理和预期结果的详尽信息。(4)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鼓励患者表达情感,提供倾听和理解。(5)鼓励患者参与体育活动,改善饮食习惯,并寻求社交互动。(6)定期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护理计划的有效性,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焦虑情绪,量表共计20个条目,按照4分法计算,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5分,<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分值越高,焦虑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抑郁情绪,量表共计20个条目,按照4分法计算,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5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分值越高,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相关数据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负性情绪对比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负性情绪对比[±s,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38)

60.76±1.89

54.86±2.71

63.82±1.54

49.25±2.61

观察组(n=38)

60.73±1.92

40.63±1.54

63.83±1.53

32.64±1.83

t值

0.069

28.142

0.028

32.121

P值

0.945

0.000

0.977

0.000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慢性肾脏病也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血液透析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帮助慢性肾脏病患者维持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和情绪问题。相关表明,血液透析患者多面临着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3]。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温暖关怀、以及专业指导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情绪上的压力,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然而,常规护理只注重操作技术,忽视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导致患者情绪上的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不利于患者康复。本文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说明风险管理结合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原因在于,风险管理通过不断地评估和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意外事件。这种关注和关怀可促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责任和关心,从而减少他们的焦虑和不安情绪。优质护理则可提供更加人性化和细致的照顾,满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护士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孤独感,增强心理抵抗力,减少情绪波动。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风险管理结合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孙怡萌.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39(1):170-173.

[2]陈娜.优质护理服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1,(25):127-128.

[3]陈月爱,梅东东,郭松林.家属赋能模式对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效果[J].护理研究, 2023, 37(17):3217-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