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目的:评估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针对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治疗组别中,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包含30名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了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法,而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上,研究组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疾病的过程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的实际临床效果是显著的,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疗效
粉碎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常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高能量创伤中。这种骨折的特征是骨骼破碎成多块,治疗难度较大,且患者恢复周期长,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关节僵硬及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2]。传统的外固定治疗方法虽能稳定骨折部位,但常常无法满足粉碎性骨折特别是关节附近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需求。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通过结合锁定和加压两种机制,在提供稳定固定的同时,保护骨折端血运,有利于骨折的快速愈合[3]。本文旨在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处理类似骨折时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涵盖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60名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划分为两个治疗组别: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研究组,每组各包含30名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这一治疗方法,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纳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手段。对照组中包括18位男性患者和12位女性患者,年龄跨度从19岁直至75岁,平均年龄为48.65岁,标准差1.69岁,有17人因交通事故而遭受骨折,6人由机械损伤导致骨折,还有7人则是因为高处坠落而骨折。至于骨折部位,股骨骨折的有15例,胫骨骨折的有9例,肱骨骨折的则有6例。研究组中包括了17位男性患者和13位女性患者,年龄区间为19至77岁,平均年龄为49.50岁,标准差为1.48岁,15人的骨折是由交通事故引起的,8人是由机械损伤导致的,另有7人则是因高处坠落造成骨折。至于骨折的具体部位,股骨骨折的有18例,胫骨骨折的有8例,肱骨骨折的则有4例。在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这些数据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必须在我院通过X光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并且每位患者都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重大器官性疾病的患者[4];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任何存在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或已经出现混合感染的患者。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接受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受伤部位的局部麻醉,利用C型臂X线机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操作。复位完成后,对患者施行石膏外固定,经过一个月的恢复期,通过医学检查确认骨折愈合情况后,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基础运动指导。
研究组的患者,采取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螺钉以及钢板,使用螺钉在患者骨折部位的两端进行固定,注意切口的大小,确保其适当长于钢板的长度,以便钢板的顺利植入。接下来,沿着患者肌肉间隙进行组织剥离,并对患者骨折部位的血肿进行清除。如果发现患者存在骨缺失的情况,则需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植骨治疗,以促进骨的再生。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选择使用同一种材质的内固定材料。将钢板放置于患者骨折张力侧,从中心向两侧拧紧螺钉。
1.3观察指标
(1)对比疗效。在评为“优”的类别中,患者术后没有出现任何骨折畸形,也没有血管神经损伤、疼痛感或感染的迹象,在日常生活自理方面完全不受限制。在“良”的类别中,患者尽管在肢体内翻或外翻2至5度时会经历轻微的疼痛,但并无感染的问题,生活自理能力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被评为“中”的患者,则在肢体内翻或外翻6至10度时会感到疼痛,存在中度的血管神经损伤,生活自理受到了明显限制。在“差”的类别中,患者在肢体内翻或外翻超过10度时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术后存在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限,并伴有感染现象。。(2)并发症发生率。(3)生活质量。(4)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他和x2检验,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际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际效果[n(%)]
组别 | n | 优 | 良 | 中 | 差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 30 | 15(50.00) | 10(33.33) | 3(10.00) | 2(6.67) | 25(83.33) |
对照组 | 30 | 10(33.33) | 8(26.67) | 8(26.67) | 4(13.33) | 18(60.00) |
x 2 | - | - | - | - | - | 4.0219 |
P | - | - | - | - | - | 0.0449 |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n(%)]
组别 | n | 骨折不愈合 | 大骨折处肿胀 | 切口出血 | 感染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30 | 0(0.00) | 0(0.00) | 1(3.33) | 1(3.33) | 2(6.67) |
对照组 | 30 | 2(6.67) | 1(3.33) | 3(10.00) | 3(10.00) | 9(30.00) |
x 2 | - | - | - | - | - | 5.4545 |
P | - | - | - | - | - | 0.0195 |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详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x±s)
组别 | n | 社会功能 | 生理机能 | 生理功能 | 活力 | 精神状态 |
研究组 | 30 | 91.47±3.56 | 91.64±3.28 | 92.39±3.71 | 93.64±3.55 | 95.18±3.64 |
对照组 | 30 | 80.32±3.75 | 81.55±4.03 | 82.54±3.86 | 84.27±3.68 | 87.52±3.72 |
x 2 | - | 11.8109 | 10.6359 | 10.0769 | 10.0370 | 11.2183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4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详见表4。
表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x±s)
组别 | n | Barthel 评分 | Harris 评分 |
研究组 | 30 | 71.79±8.81 | 69.42±7.75 |
对照组 | 30 | 51.46±5.70 | 54.33±6.08 |
x 2 | - | 10.6118 | 8.3907 |
P | - | 0.0000 | 0.0000 |
3.讨论
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涉及到四肢中的长骨,如股骨、胫骨、肱骨等,这些骨骼在受到高强度的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发生多重断裂,形成两个以上的骨折碎片。粉碎性骨折的特征在于,骨折区域的骨骼不仅仅是简单的断裂,而是呈现出多块碎骨,这些碎骨片分散在骨折点周围,使得骨折复杂化,且难以复位[5-6]。这种情况下的骨折线往往不规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由于骨折的碎块多且移位,可能导致骨折部位的血供受损,进一步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在粉碎性骨折发生后,骨折部位通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肿胀、变形和功能障碍。患者在受伤瞬间或短时间内会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等,这是由于严重疼痛和失血引起的。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而肿胀和淤血则可能在受伤后较快出现,这是由于骨折导致的内部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所致。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两种不同方法,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合了锁定和加压两种技术,通过钢板和螺钉系统将骨折端稳定。这种方法适用于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在骨折块较多、移位明显、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情况下。锁定加压钢板的优点在于它能提供更稳定的固定,保护骨折端血运,减少对软组织的干扰,有利于骨折愈合[7]。此外,这种固定方式允许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减少长期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则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用石膏固定以维持骨折端的位置[8-9]。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稳定性较好、无显著移位的粉碎性骨折,特别是在资源有限或患者不能承受手术风险的情况下。然而,它的稳定性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差,且长时间固定可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石膏固定还会增加骨折端移位和不愈合的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和定期更换石膏[10]。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能更有效地促进粉碎性骨折的愈合,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在减少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这种方法减少了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11-12]。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中,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反映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不仅在治疗效果上更为显著,也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结果与更快的恢复周期和较低的并发症风险相关。对于日常生活能力和关节功能的评估,研究组同样具有更高的评分,说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助于保持或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长期恢复效果[13]。
综上所述,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方面表现出了优越的疗效,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对功能恢复和快速康复有较高需求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刘晓东,陈贝,许光辉,等. 评价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有效率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 (43): 60-62.
[2]唐滨.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 (98): 27-28.
[3]李文龙,刘佳丰,高志昆.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150例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 (53): 92+96.
[4]刘学宽.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70例的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 (41): 51-52.
[5]闫献雨. 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 [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 (08): 2932-2933.
[6]韦中阳.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 [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 (08): 2940-2941.
[7]黄其军.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 [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 (04): 1424-1425.
[8]关则聪.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 (12): 149-150.
[9]冯雷,赵彦斌.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88例效果观察 [J]. 智慧健康, 2017, 3 (23): 52-53.
[10]封小东.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价值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76): 37-38.
[11]宋新光.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价值 [J]. 甘肃医药, 2016, 35 (09): 706-707.
[12]吐尔逊·肉孜.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02): 94.
[13]阿布都艾尼·海比尔.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35例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24):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