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护理知识您知道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10:16:54
/ 1

糖尿病的护理知识您知道吗?

邓诗语

泸县海潮镇卫生院 四川泸州 646100


 

一般而言,糖尿病可以说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其对人全身的脏器与组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糖尿病也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为避免糖尿病进一步发展、出现众多并发症,则需加强护理,以此通过掌控疾病与生活,提升体质水平,促进疾病治疗。糖尿病病人身体代谢情况常常较为紊乱、病人往往存在抵抗力低等特点,且很容易发生慢性或急性感染,一旦身体发生感染,则很容易导致糖尿病病情的恶化,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不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理工作的开展,糖尿病人自身也要注重对自己的护理。那么糖尿病的护理知识有哪些呢?

结合当今糖尿病人临床特点而言,部分糖尿病人常常会由于饮食营养的不足,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具有必要意义。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应积极鼓励其多食用低 GI 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多食用荞麦、燕麦等,减少对高 GI 精米、面的食用。同时应控制患者的双糖、单糖摄入量,在病情严重时,杜绝摄入高糖食物,如饮料、糖果、甜品蛋糕等。当患者病情平稳后,可在两餐间加入水果,以保障患者身体的需求,可偏向选择的水果有生香蕉、柚子、猕猴桃等。另外,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时,应合理控制食物的总热量,遵循饮食搭配原则,合理控制体重。计算糖尿病患者理想体重,需根据患者身高厘米数减去105来计算,而其每天所需要摄入食物的总热量,需根据热量供给标准乘上面计算出的患者理想体重计算。另外,还需结合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情况对患者每日所需的热量进行调整:轻体力劳动者需要125-146kJ(30-35Kcal)热量;成年患者在休息日则需要105-125kJ(25-3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糖尿病患者需要167kJ(40Kcal以上)热量;中体力劳动糖尿病患者需要146-167kJ(35-40Kcal)能量。若患者存在消耗性疾病或患者属于特殊人群,则需酌情对热量进行加减。以此使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恢复体重。在对糖尿病患者分配三餐时,需按照食谱进行分配,使三餐在营养均衡的同时,保持在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早餐1/3,午餐1/3,晚餐l/3。在定时定量的同时,减缓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患者身体释放出胰岛素。

除了要加强饮食护理外,还需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情及体力,引导糖尿病患者进行身体锻炼。可采取的锻炼方式有打太极拳、游泳、慢跑、走步、骑自行车等。在锻炼时需使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百分之五十的最大耗氧量,即“0.5(个体最大心率-基础心率)+基础心率”,其中利用二百二十减去年龄可计算出个体的最大心率,利用早晨睡醒时测量出的脉率即可计算出患者的基础心率。另外,最适宜的活动时长为二十到四十分钟,每天活动一次,且定时活动最佳;若糖尿病患者存在肥胖症状,则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活动次数或延长活动时长。

糖尿病患者自身也需要了解一定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其一,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到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其二,吸烟的糖尿病患者与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烟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病变的几率更大,如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等,同时还会增加患者患上足坏死的概率。因此糖尿病患者戒烟具有必要意义。其三,临床实验证明,喝酒会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是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状况,此种状况会掩饰患者仍存在血糖超标的状况,导致患者乳酸升高、甘油三酯升高,发生生命危险。因此,糖尿病患者戒酒具有必要性。其四,控制脂肪是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做到的事,脂肪高的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发生高血脂的状况,从而使大血管出现问题,引起并发症。其五,糖尿病患者需保持稳定的情绪,大喜或大怒都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其六,自主检测或定期复查。基于糖尿病患者患病周期较长,因此,患者每个月都需要复诊,在平时,患者则需要自测血糖。当患者出现发烧或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保证血压的平稳。因此,血压升高会大大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必要时,糖尿病患者还需测视力、看眼底、检查二十四小时尿蛋白与神经系统。当然,糖尿病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同样值得关注,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使之保持心情愉悦,不乱听信疾病治疗的偏方具有必要意义。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重点保护患者的口腔与足部。其一,怎样保护糖尿病患者的口腔?1、定期对口腔进行检查,具体时间为三到六个月一次。检查口腔黏膜上是否存在白纹、红斑,牙齿上是否存在龋洞、牙龈是否存在出血状况等,一旦患者口腔出现问题,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2、定期洗牙,以此清洁牙齿上面的牙垢、结石,避免滋生细菌,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概率。3、正确刷牙、勤漱口。其二,怎样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呢?1、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应该选择鞋底厚软的,不要穿尖头皮鞋,不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塑料鞋;袜子应该选择质地柔软的棉袜或毛线袜,忌穿尼龙袜;忌赤脚穿鞋,每次穿鞋前需要用手摸、用眼睛看,检查鞋子里是否有异物,是否有磨脚的破损处。2、忌赤脚行走与长时间步行,避免硬物损伤皮肤或皮肤受摩擦而产生水泡。若足部有水泡,则需到医院交由医护人员处理。3、若发现足部存在甲沟炎、真菌感染或脚气等问题或足部存在外伤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