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2 00:03:42
/ 1

数学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杨淑莉

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小学


摘要: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学需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深入探究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结合人教版最新教材,依据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杜威 “做中学” 理论等,分析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出以知识结构化整合、情境串联驱动、多元活动体验为核心的教学设计策略,旨在通过优化教学流程,提升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单一知识点的传授,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性整合与深度挖掘,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打破知识的碎片化状态,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与整合,为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知识结构化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结构化整合是指教师深入剖析教材内容,梳理单元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策略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高度契合,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以及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知识结构化整合,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提升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 时,这一单元包含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公式,这是基础。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 让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接着,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提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这个图形与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在梯形面积公式教学时,同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转化为已学图形。通过这样的知识结构化整合,学生能清晰地看到不同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情境串联驱动,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串联驱动是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创设一系列相关联的情境,将单元内的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以情境为线索驱动学生学习。其理论基础源于情境认知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和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其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建模和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 单元时,教师可以创设 “我的成长之旅” 情境。首先,展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提问:“从照片上能看出这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吗?你们知道自己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吗?”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接着,设置情境:“马上要到小明的生日了,他想知道自己生日那个月有多少天,怎么判断呢?” 由此引出大月、小月的知识。再进一步,创设 “制定暑假旅游计划” 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年历表安排旅游时间,思考如何计算旅游的天数,从而深入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通过这一系列情境串联,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时间概念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掌握了年、月、日的知识,还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了数学建模和应用意识,践行了情境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三、多元活动体验,深化知识理解

多元活动体验是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合作交流能力。这一策略与杜威的 “做中学” 理论相呼应,杜威认为 “从做中学” 也就是 “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

例如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 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一是实地测量活动,组织学生到学校操场,让学生分组测量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出操场面积,然后引入公顷的概念,让学生直观感受 1 公顷的大小。二是小组探究活动,给出一些城市的占地面积数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将这些数据用平方千米表示,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换算关系。三是数学游戏活动,设计 “面积单位大比拼” 游戏,准备一些写有不同面积数值和单位的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抢答,判断卡片上的面积数值与单位是否匹配,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些多元活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了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在小组合作中锻炼了合作交流能力,在数学运算中提升了计算能力,同时在想象不同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发展了直观想象能力,充分落实了 “做中学” 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学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知识结构化整合,依据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情境串联驱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建模和应用意识;多元活动体验,呼应杜威 “做中学” 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解,培养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合作交流能力。然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欣.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读写算,2025,(06):97-99.

[2]马志珍.深度学习理论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讨[J].山西教育(教学),2025,(0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