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401555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事宜。深入剖析了兴趣于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探讨了当下初中美术教学中影响学生兴趣的诸多因素,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培养策略,旨在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推动学生在美术领域的全面发展及素养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体系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文化素养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部分学生对美术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怎样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已然成了美术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比如,在设计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卧室进行创意设计,或者为学校的活动设计海报等。这样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一节美术的设计课程中,老师决定让学生为即将到来的学校运动会设计海报。课前老师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些以往优秀的运动会海报设计案例,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图形运用和文字排版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然后,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自己海报的主题和风格。有一个小组决定以“青春飞扬”为主题,他们想到用充满活力的橙色和绿色作为主色调。在主画面中,则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运动员奔跑的姿态,背景是飞扬的彩带。在文字排版上,他们选择了富有动感的字体,突出了运动会的时间、项目等关键信息。另一个小组则以“团结奋进”为主题,画面主体是一群手拉手的运动员,象征着团结。他们运用了对比强烈的蓝色和黄色,使画面更加醒目。在文字方面,采用了不同大小和粗细的字体来区分重点。在设计过程中,各小组同学积极交流,有的负责画图,有的负责构思文案,还有的负责色彩搭配。老师则在各小组间巡视,给予指导和建议,比如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平衡、色彩的协调等。当学生完成设计后,老师组织了一场展示会,每个小组都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从中学习到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通过这次为学校运动会设计海报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设计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对美术课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
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授“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故宫、苏州园林等著名建筑的图片和视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建筑之中,从而激发他们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初中美术课上,老师要教授“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内容。在课前,老师先关闭了教室的灯光,拉上窗帘,营造出一种类似影院的氛围。然后,老师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视频中首先出现的是故宫的航拍画面,从空中俯瞰,宏伟的紫禁城展现在学生眼前,红墙黄瓦、飞檐斗拱,配上气势磅礴的音乐,学生们瞬间被吸引。接着,画面切换到故宫内部,展示了精美的宫殿装饰、雕花的门窗、威严的龙椅等细节。老师适时暂停视频,为学生讲解这些建筑元素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随后,该视频还展示了苏州园林,曲径通幽的小径、错落有致的假山、碧波荡漾的池塘,还有精致的亭台楼阁。学生们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感受到那份宁静与优雅。在播放完视频后,老师又展示了一系列高清的图片,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建筑的构造和细节。同时,老师还通过音响播放了一段古典音乐,让整个教室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时,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想象一下,你们就漫步在这故宫的宫殿之间,或者置身于苏州园林的美景之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感受到了古代皇家的威严,有的说体会到了古人对自然与美的追求。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去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建筑的知识,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古代建筑。
三、完善评价体系,鼓励多元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除了评价学生的美术技能和作品质量外,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例如,对于一个虽然绘画技巧不太熟练,但在作品中展现出独特创意和深刻情感表达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例如:在一次初中美术作品展示与评价活动中,有一位学生,他的绘画技巧相对不太成熟,线条不够流畅,色彩运用也略显生涩。但是,他的作品主题是“我的梦想家园”,画面中展现了一个漂浮在云端的城市,城市里有各种奇特的建筑,建筑之间由彩虹桥连接。在这个作品中,这位学生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意,他打破了常规的城市概念,将幻想元素融入其中。而且,从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情感表达十分深刻。老师在评价时,首先肯定了他作品中的创新之处:“你的这个创意太棒了!漂浮在云端的城市,彩虹桥连接的建筑,这是多么奇妙的想法。老师能看出你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同时,老师也鼓励他继续努力提高绘画技巧:“如果你的线条能更流畅,色彩搭配更协调,这个作品会更加完美。但你的创意和情感已经让这幅作品非常出色了,继续加油!”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后,这位学生在后续的美术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同时也不断发挥自己的创意。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美术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美术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兴趣在学生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影响学生兴趣的各种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激发学生对初中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乐趣、提升素养、培养创造力,从而推动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使初中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芳.初中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J].智慧少年,2023(12):0139-0141.
[2]章新彦.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3(8):251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