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5-24 18:19:12
/ 1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路径

靳诗雨

延吉市北山小学


摘要:本论文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的实施路径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多元教学活动、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旨在有效落实单元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协同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实施路径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从传统知识传授向综合素养培养转型,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成为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需依托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落地,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目标与实践脱节、实施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探索契合核心素养要求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实施路径,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核心素养目标,设计多元教学活动

(一)创设真实情境,提升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真实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语言运用的积极性。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构建贴近生活的语言场景。例如,在以 “购物” 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简易超市,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使用本单元所学的购物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交流。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在实际交流中提升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

(二)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培养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国家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包容与自信。教师可设计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举办英语国家节日庆祝活动,在圣诞节教学单元中,组织学生制作圣诞贺卡、学唱圣诞歌曲、了解圣诞习俗;开展文化对比讨论,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分析背后的文化价值观。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中深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实现文化意识培养目标。

(三)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发展需要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实现。教师可设计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故事类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在学生阅读完故事后,提出开放性问题,如 “如果你是故事主人公,会如何解决问题?”“这个故事还可能有怎样的结局?”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创新。同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交流碰撞中拓宽思维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四)指导学习策略,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关键。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单元教学伊始,帮助学生制定单元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词汇记忆、语法学习的有效方法;在单元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二、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支撑目标实施

(一)深度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教师需深入分析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语言知识、文化元素和能力培养点。除了完成教材既定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如补充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听力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资源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英语动画、英语歌曲等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单词时,通过动画展示单词所代表的事物或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听力教学中,利用英语原声动画、歌曲等素材,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此外,借助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资源,如微课视频、在线练习等,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开发校本特色资源

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英语教学资源。如编写校本英语文化教材,介绍与当地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英语故事;组织英语社团活动,开展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为单元教学目标的实施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支持。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保障目标达成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更要涵盖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维度。例如,在评价学生文化意识时,可考查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理解和文化对比分析能力;在评价思维品质时,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解决中的表现,如是否能提出有创意的观点、能否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在评价学习能力时,查看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学习反思能力。

(二)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过程,通过课堂表现观察、作业评价、学习档案袋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语言表达情况进行课堂表现评价;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收录自己的优秀作业、学习反思等,进行自我成长记录。终结性评价在单元或学期末进行,通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他人和自我反思中促进学习。

(三)注重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

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教学经验与问题,调整后续教学策略。对于未达成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设计补救教学活动;对于教学效果好的环节和方法,进行总结推广,确保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总之,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多元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实施路径,将单元教学目标切实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向更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英语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婷斐.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以人教版PEP六上Unit 1为例[J].海外英语,2025,(05):154-156.

[2]朱彬彬.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学园,2024,17(28):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