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08:58:18
/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纪飞

陕西省彬州市紫薇中学 713500

摘要: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构建完整数学训练系统的重要途径。为解决传统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以构建有效数学课堂为目标展开创新探索,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提出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案例、开放性课堂等教学实践策略,为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方案。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数学问题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有效课堂已经成为初中教学领域的共同话题。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片面性的追求教学创新,导致教学形式化严重,难以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对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创新策略,通过开展创新教学活动,真正意义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巧设生活化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遇到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会应用到数学解决生活问题。为了让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这一理念,明确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巧设生活化数学问题。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发散学生数学思维,驱动学生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主动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学生数学思维与知识运用能力。基于此,数学教师应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与重难点,围绕学生学情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提出思考性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应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打折销售案例,提出生活性问题。比如,双十一期间,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 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找出销售过程中的等量关系,并要求学生在组内成员相互配合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打折销售问题。以此来将数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连接在一起,利用好问题设置的内容与逻辑,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善于从生活中找寻数学答案,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二、设计探究性数学游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才能促使学生全身心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目的。因此,为进一步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坚持以兴趣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为核心,紧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特点、个性爱好、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情况,精心设计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探究式数学游戏,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创造更为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与概率”相关知识点时,可选择将数学理论渗透到游戏规则的解释中,让学生在讨论规则时找到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将数学算法渗透到游戏内容中,让学生根据有理数和分数的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玩中做、乐中学。比如,教师可设计投掷骰子小游戏,让学生举手到讲台前进行掷骰子,记录下每一次骰子的点数,提出“骰子上六个不同的点数每次出现概率是多少?出现单数以及双数的概率是多少?”通过提出此类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思考关于概率的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 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发散学生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初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数学问题,大多数有着更加完备的条件和要求,固定性的答案导致学生思维封闭,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问题中提供的信息量较少,不能够给予学生收集问题、筛选信息、重组信息的机会。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创设开放新的教学空间,在师生相互互动下,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在“分式方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解题思路不明确的问题,可设计多种开放性的题目。教师可选择问题中,数量关系和条件丰富的销售、收费、利润,形成的类型题,并引出以下问题:“分式方程类型题会涉及到数量之间的比较,怎样才能够将比较出的结果呈现出来呢?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教师提出列表法的思路,学生利用列表法对题目中涉及到的关键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不断的发展,在更加自主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改革下,教育领域提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对教学方法展开创新研究。在日后的工作中,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侨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并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游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重视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乐趣,有货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从而保障数学学习更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枫.“双减”理念下的初中数学高质量课堂构建[J].华夏教师,2022,(27):46-48.    

[2]沈小山.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建有效性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2,(20):82-84.    

[3]刘会萍.浅析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2,(06):77.


同系列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