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智慧医疗的普及,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面临的挂号难、流程复杂等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些痛点,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导诊系统。系统融合信息录入、智能问诊、医生预约、院内导航和常见问题解答等功能,采用模块化架构,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便捷的用户前端,Java Servlet 提供后端服务,并结合高德地图 API 实现精准导航。该系统能够显著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从系统设计、功能实现、测试与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导诊、微信小程序、智慧医疗、院内导航、医疗信息化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智慧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手段逐渐应用于医院运营和患者服务领域。然而,由于传统医疗流程的复杂性,患者在挂号、问诊、检查和治疗等环节中往往面临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如何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开发的智能导诊系统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 提高就医效率:通过信息录入、智能问诊和导航服务等功能,为患者提供全流程引导,减少等待时间和操作成本。
2. 优化资源分配:合理匹配患者需求与医院资源,提升医疗服务利用率。
3. 技术创新: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实现轻量化设计和功能丰富的智慧医疗系统,为同类应用提供参考。
二、系统设计
(一)总体架构
系统整体采用分层架构,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 1 智能导诊系统架构图
一、前端:前端采用微信小程序框架,为用户带来了诸多优势。微信小程序具有轻量级、无需安装、即开即用的特点,能够快速触达用户。它提供了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轻松上手。
二、服务端:服务端基于 Java Servlet 技术,这是一种成熟、稳定且高效的服务器端技术。它能够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确保系统的核心功能得以顺利实现。
三、数据层:数据层采用 MySQL 数据库,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能够高效地存储用户、医生、症状和预约等各种信息。
(二)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的功能模块经过精心设计,以满足用户在医疗就诊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图所示:
图 2 功能模块流程图
1.首页
首页作为系统的入口,呈现出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智能导诊系统” 的品牌名称醒目地展示在页面上方,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2.信息录入模块
信息录入模块是系统获取用户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用户可以通过表单详细填写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
3.AI 问答模块
AI 问答模块旨在为患者提供疾病知识及就医流程的智能化咨询服务。目前,该模块尚处于开发阶段,计划与大语言模型对接,以提升问答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医生预约模块
医生预约模块为用户提供了在线浏览医生信息的功能。用户可以查看医生的姓名、职称、擅长领域、出诊时间等详细信息,从而选择合适的医生进行预约操作。
5.室内导航模块
室内导航模块基于高德地图接口,为患者在医院内快速找到目标科室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目前,该功能正处于优化阶段,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减少复杂环境中的误差,确保用户能够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提升用户的就医体验。
三、技术实现
(一)前端开发
前端开发在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和交互效果。在本系统中,前端采用了微信小程序开发技术,使用 WXML 来描述页面结构。
(二)服务端设计
服务端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提供数据服务。本系统的服务端基于 Java Servlet 技术进行开发,采用分模块设计的方式,将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分离,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三)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系统存储数据的核心设施,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对于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系统的核心数据表包括用户表、医生表、症状表和预约表。
表名 | 字段 | 描述 |
用户表 | user_id | 用户唯一标识 |
name | 用户姓名 | |
医生表 | doctor_id | 医生唯一标识 |
department | 所属科室 | |
预约表 | appointment_id | 预约唯一标识 |
四、系统部署与维护
系统将部署在云服务器上,通过微信小程序平台进行发布和管理。后续系统的维护与更新将依赖于云数据库的备份与定期升级,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总结与展望
(一)系统优势
1. 功能覆盖全面,能够满足患者挂号、导航、问诊等全流程需求。
2. 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成本低,用户无需安装额外应用即可使用。
(二)未来方向
3. 增强智能问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提升诊断精准度。
4. 优化导航功能:结合蓝牙定位技术,提供室内高精度导航。
5. 实现数据联动:与医院 HIS 系统对接,获取实时数据,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六、参考文献
【1】寇建秋,等.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11):135-139.
【2】李梦翔,许扬,陈磊.在线智能预问诊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2,43(11):73-77.
【3】王亮,邹志鹏,姜虹.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医患交流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11):71-73.
【4】王晓君,周翔宇.“人工智能+医疗”环境下健康档案隐私安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2):22-24.
【5】王杰,薛博宇,徐云华,张琛,顾伟.基于 C/S 架构和物联网技术的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调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24,39(1):85-91.
【6】向玉云,高爽,陈云红,黄嘉成,许新华.百度、高德及 Google 地图 API 比较研究[J].软件导刊,2017,16(9):19-21.
【7】王小宁,马妍.室内定位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探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2(8):53.
【8】杨丽静,陈育庆,徐旭,廖维维,蒋奉锦.基于全域医疗大数据的精准预警监管系统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2,43(9):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