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2 00:03:42
/ 1

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策略探索

戴学娟

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小学


摘要: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需要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本文以家校共育为视角,深入剖析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策略。在详细阐述家校共育对小学德育的关键意义后,深度挖掘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其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成效,助力学生实现全方位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班主任;德育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塑造的黄金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犹如基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家校共育作为一种科学且高效的教育模式,已逐渐成为小学德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掌舵者与德育工作的核心执行者,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重任。如何在家校共育的全新视角下,系统性、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实效,已然成为教育领域亟待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面对这一课题,班主任需要突破传统德育的局限,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德育路径,将家庭与学校的力量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家校沟通是实现家校共育的基础和关键。良好的沟通能够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肩负着搭建家校沟通桥梁的重要使命。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班主任可以及时传递学校教育信息,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同时也能倾听家长的心声,回应他们的关切。总之,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家校共育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

例如,班主任可以设计“我的成长故事”主题活动。通过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成长经历,如第一次学会系鞋带、第一次帮助父母做家务等。家长可以提前与孩子一起准备故事内容,并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分享。这种活动不仅增进了家校之间的互动,还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关注与支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同时,通过分享成长故事,学生能够从同伴的经历中获得启发,学会感恩与珍惜。家长的参与也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品德的全面发展。

二、激发家长参与活力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激发家长的参与活力是实现家校共育的关键环节,家长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家校共育的重要保障。然而,许多家长由于缺乏参与意识或不知如何参与,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激发家长的参与活力,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和合作者。班主任通过明确家长参与的意义、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增强家长的参与能力以及及时反馈与表彰,能够有效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例如,班主任可以设计“家庭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活动前,班主任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介绍活动目标和意义,强调家长在活动中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空气污染现象、共同完成家庭环保小实验等。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简易的空气清新器,记录家庭一周内的空气质量变化,并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不仅能够亲身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还能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创新德育实践路径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创新实践路径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德育方式往往局限于课堂讲授和简单的说教,难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也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德育实践路径,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丰富的实践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班主任通过开展主题式德育活动、融入项目式学习、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德育空间以及结合信息技术创新德育形式,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元、更丰富的德育体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民族精神”主题时,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或开展主题班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种将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增强了德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四、结语

在家校共育的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正处于持续探索与创新的关键阶段。搭建高效的家校沟通桥梁,激发家长深度参与教育过程,创新多元且富有成效的德育方式,营造和谐融洽的家校氛围,这些举措将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显著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品质,全方位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小学班主任应深刻领悟家校共育的深远意义,主动且积极地落实有效策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展望未来教育工作,我们仍需不断复盘总结经验,持续优化家校共育的德育模式,从而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与学生日益多元的发展需求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冯珊.家校共育模式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4):181-183.

[2]朱阳阳.基于家校沟通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策略[J].家长,2023,(31):73-75.

[3]钟燕凤.家校携手并进,共架德育之桥——试论小学德育工作新模式[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3第一届教师教育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广东省湛江市麻章中学;,2023:2.DOI:10.26914/c.cnkihy.2023.028711.

[4]贾颖华.留心细节,助力学生成长——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0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