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到“志趣” ——初中石头画特色课程持续性发展的校本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30 12:41:25
/ 1

从“兴趣”到“志趣” ——初中石头画特色课程持续性发展的校本实践

郭静

南漳县九集镇九集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石头画特色课程,探讨其从“兴趣”到“志趣”的持续性发展校本实践。通过设定从兴趣启蒙到志趣培养的课程目标、选择贴近生活且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且注重体验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评价激励成长的评价体系等策略,旨在提升学生对石头画的兴趣,逐步培养其志趣,为特色课程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石头画;特色课程;持续性发展;校本实践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初中学校纷纷开展特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石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材料易得、创作自由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然而,如何让石头画特色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逐步发展为志趣,实现持续性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初中石头画特色课程的校本实践策略。

一、课程目标设定——从兴趣启蒙到志趣培养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导向,对于石头画特色课程而言,从兴趣启蒙到志趣培养的目标设定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兴趣是学生参与课程的初始动力,通过有趣的石头画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志趣则是在兴趣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形成的稳定、深厚的情感和追求。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从兴趣启蒙到志趣培养,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石头画领域,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例如,在课程初期,教师以“奇妙的石头世界”为主题,展示各种精美的石头画作品,如可爱的动物、美丽的风景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石头画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趣。随着课程的推进,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海洋生物”,进行深入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还逐渐对石头画产生了更深厚的情感,开始主动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志趣逐渐形成。

二、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生活,丰富多元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则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形式多样的石头画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和创作,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例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校园风景”“家庭合影”等教学内容。在“校园风景”课程中,学生用石头画描绘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教学楼等,将自己对校园的热爱融入到作品中。同时,教师还引入了不同风格的石头画作品,如写实、抽象、卡通等,让学生了解和尝试不同的创作风格。此外,还开展了“石头画创意大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三、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注重体验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初中石头画特色课程成功的基石。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单一教法难以兼顾。灵活采用示范教学,能直观展示技巧;小组合作,可促进思想碰撞;自主探究,能激发主动思考。注重体验的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创作,从触摸石头、勾勒线条到调配色彩,每一步都感受艺术魅力。这种亲身实践,能极大增强学生学习动力,释放创造力。在实践中学习、体验中成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将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

例如,在示范教学环节,教师现场展示石头画的创作过程,详细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大型石头画作品,如“四季之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梦幻星空”,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设计草图、选择材料,进行创作。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石头画的技能,还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

四、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激励成长

多元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励成长的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作品质量、创作过程、学习态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每次石头画课程结束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教师首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如色彩搭配、创意构思等,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评,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接着,组织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此外,还设立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这种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初中石头画特色课程从“兴趣”到“志趣”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合理的课程目标设定、贴近生活且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且注重体验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评价激励成长的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校本实践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石头画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志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初中特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石头画特色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艺学.“石头画”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1.DOI:10.27719/d.cnki.ghnsf.2021.000141.

[2]江婷婷.石头画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