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家校共育跨时空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5-24 17:42:06
/ 1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家校共育跨时空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机制研究

李军

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 401220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家校共育跨时空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机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家校共育模式面临挑战,同时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互联网+”环境对初中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干预的影响,阐述当前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协同干预存在的问题,构建跨时空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机制,并提出实施策略,期望为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促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家校共育;跨时空;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机制

引言:在当今社会,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多方面挑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家校共育作为保障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沟通方式,为初中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干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跨时空的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机制,实现家校之间高效、及时的沟通与合作,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环境对初中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干预的影响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家校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多样化的平台。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讯软件,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分享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心理状态等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绪变化、学习困难等情况,家长也能向教师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互联网+”环境下,海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供家校选择。网络上有丰富的心理健康课程、讲座视频、案例分析等资料,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

二、当前初中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协同干预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家校沟通往往停留在表面。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多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纪律表现等方面,对于学生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关注不足。此外,沟通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面对面的深入交流,难以建立信任关系,影响心理健康协同干预的效果。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无需过多干预;而教师则更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这种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家校在心理健康协同干预中难以形成合力,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互联网环境下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协同干预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和家庭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人员,在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时,存在操作不熟练、数据分析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协同干预的质量和效率。

三、“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家校共育跨时空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机制的实施策略

定期开展线上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同时,为家长提供与教师、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家校心理健康沟通小组,鼓励家长和教师通过线上群组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定期分享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和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共同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辅导。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和评估结果,推送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调适技巧视频等。

组织线上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绘画比赛、心理健康征文等,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技术,为家校共育提供专业支持。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智能分析和预警。加强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他们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能力。定期组织线上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

综上所述,“互联网+”环境为初中家校共育跨时空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干预机制,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开展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强化专业技术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互联网+”环境下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协同干预机制,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娜.“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实践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4,(35):107-109.

[2]阎海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4,(20):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