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5-24 17:42:06
/ 1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陈志坚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361009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体育课程不仅承载着增强学生体质的功能,也具有潜移默化育人育德的价值。本文从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指标体系出发,探索中学体育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三条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构建价值导向的教学目标体系、融通体育文化的课程资源、强化情境体验式教学策略。只有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体育课堂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育体”与“育人”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指标体系;教学实施;育人价值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全员、全课程、全过程育人的目标。中学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能够通过身体锻炼、团队协作和竞技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集体主义精神。然而,现实中体育课堂往往重术轻道,忽视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因此,构建科学的中学体育课程思政指标体系,并探索其有效的实施路径,是深化教育改革、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价值导向的教学目标体系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导向,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传授技能、增强体质,还要培养品格、塑造精神。这一指标体系应涵盖思想品德目标、身心发展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三方面。第一,思想品德目标强调通过体育教学促使学生树立顽强拼搏、诚实守信、遵守规则等品质。第二,身心发展目标体现体育育人对个体体质、心理健康和情绪调控的积极作用。第三,社会责任目标聚焦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公民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例如,在教授高中体育“篮球战术配合”模块时,教师不应仅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突破分球、掩护跑位等技术动作,更应引导学生理解配合与默契背后的“集体主义”价值。在实际练习中,可设置“团队任务目标”,要求每组在限定时间内制定策略、协同作战,通过合作完成攻防任务。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战术意识,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团队精神、规则意识、胜负态度等关键素养,从而实现技能学习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

 

二、融通体育文化的课程资源

课程思政的根基在于资源整合,体育课程天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育人素材。构建课程思政指标体系,需将体育课程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体育精神、民族自豪感等元素深度融合,打造“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氛围。体育运动不仅是竞技,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教材中多次出现传统项目如武术、太极、民族体育项目等内容,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可引入奥林匹克精神、体育名人故事等国际视野内容,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与历史责任感。

例如,在讲解“武术基本动作”单元时,教师可以从武术的发展历史切入,讲述武术起源于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需要,并由此引出“尚武崇德”“止戈为武”等思想内涵。在学生练习长拳、太极拳动作的过程中,适时融入“刚柔并济”的哲学思想和“礼始礼终”的传统礼仪,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使体育课堂成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舞台。同时,学生通过习武过程中感受到自信、自律、敬师重道等传统美德,从而在无声中完成思政教育的价值浸润。

 

三、强化情境体验式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做中学”“练中悟”,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情感认同和价值内化,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策略。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创设真实、生动、具有人文温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思政目标的体验与反思。体验式思政教学应注重“情景再现—角色代入—价值共鸣”的链条逻辑。通过模拟比赛、情境故事、实景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公平竞争、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等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

例如,在进行“足球传接球与战术配合”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校级友谊赛”的模拟情境,将学生分成不同代表队进行对抗。在教学中设定“红黄牌制度”“伤停补时”等真实比赛规则,让学生在规则下体验胜负、承受压力、处理冲突,从而学习在胜不骄、败不馁的过程中调节情绪、坚持原则。教师还可在赛后组织学生围绕“比赛中我学到了什么”进行反思讨论,引导学生由技术训练上升到对人生、规则、公平等抽象价值的理解。

 

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推进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体育育人功能全面发挥的核心路径。本文通过构建价值导向、文化融通、情境体验三大实施路径,明确了体育课程思政指标体系的内涵与方向。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情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实现“技能训练”与“精神涵养”的协同融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体育课堂转变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为学生全面发展与国家未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春燕.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中体育课程路径的探索[J].田径, 2024(1):61-63.

[2] 邹琳.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J].体育风尚, 2024(13):110-112.